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允许搞个体经营,不如重操旧业,谢贵芳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年6月1日,“牛市口凉粉店”正式开张,经营凉粉和小笼包子等。“没有放鞭炮,没有摆花篮,没得任何仪式,我们在30多平方米的店铺摆了6张桌子。四哥、六哥、老妈齐上阵,还请了两个服务员,就算开张了。”
杨小林回忆,店铺就在当时的胜利电影院对面,成都无缝钢管厂、成都工程机械厂等众多大企业都在附近,这是整条街乃至整个城东的第一家个体餐饮店,几乎毫无竞争对手。加上街坊邻居都知晓母亲的手艺,开张头天,顾客就排了200多米。“很多顾客就蹲在路边吃,路边堆了一排吃过的碗筷。”一家人都没想到,这一角钱一碗的凉粉、一角五分钱一碗的肥肠粉和4角一笼的小笼包,一天竟然赚了200多元。大约过了4个月,家里就有了万元以上积蓄。有了钱,家里便开始添置家电。14英寸的彩电花了1400多元,神笛牌收音机花了668元,这在普通人家里,连想都想不到的事。当时,哪家有了收音机,都会把至少半米长的收音机放在自行车上,在小巷里走家串户地大声显摆。很多人也跑到家里来看电视看稀奇。不过家人都尽量保持低调。改革开放初期,仍有很多人认为去国营单位工作才脸上有光,而个体户做生意很没面子。当时,杨小林的同学就常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还嘲笑他是“卖凉粉的”。有了钱,家里便开始添置家电。不过家人都尽量保持低调。改革开放初期,仍有很多人认为去国营单位工作才脸上有光,做个体户很没面子。
当时没有品牌意识,没想到要做大做强。2004年,牛市口部分商业路段拆迁,牛市口凉粉店也不复存在。1983年,四儿子杨树安决定自立门户,在牛市口凉粉店对面开了一家面馆。“吃客们都知道两家店其实是一家主人,说是抢凉粉店生意,还不如说是把顾客分流了。”坐在春熙路的面馆里,现年近60岁的杨树安忆起当年情形,脸上浮起笑意,“一开门就开始忙,很多客人都是从西门、南门骑车过来吃肥肠粉,好多学生是早餐必吃一笼包子再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