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香港设计廊”伙拍内地全国网上销费额之冠—淘宝网开设网上店(www.hongkongdg.com),自4月底开始试运行,已有20多个香港品牌商品上架,包括周生生珠宝、CosiModa、时尚腕表2Can等,目前60多个香港品牌已经报名参加,100多个香港品牌表示有兴趣。曾沂靖表示,网店将于6月30日正式开张,精挑细选百分百香港设计的精品,包括时尚服饰、珠宝钟表、家居生活及礼品文具四大类精品,让内地的消费者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即可体验香港最时尚的生活潮流。
曾沂靖表示,根据贸发局调查,内地20至44岁的未婚中产消费者超过4成有网购习惯,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2008年中国网购交易额达1250亿元人民币,占社会零售消费总额约1.15%,中国政府亦希望将此比重提升至5%以上,因而内地网购市场尚有偌大的拓展空间。
曾沂靖称,香港贸发局近年积极向内地消费者推广香港优质品牌和原创设计,先后在多个内地城市举办大型的时尚购物展,反响热烈,希望网店能更有效地协助港商拓展内销市场,将香港时尚设计理念和品牌向内地消费者推销。他同时表示,“香港设计廊”淘宝网店售出的所有产品均由贸发局提供担保,可享受7天内无理由退换货等优惠条款。“香港设计廊”目前在北京开设内地唯一实体店,曾沂靖透露,贸发局正在武汉、成都、杭州等城市考察相应地点,并相继开设第二家实体店。他强调,实体店不在乎零售额多少,主要目的是帮助香港企业找到合适的商业合作伙伴,并担负测试市场的任务。
香港贸发局在青岛举行推介会,推广其旗下“香港设计廊”新近开设的网购专卖业务,香港贸发局希望通过此举更有效地协助港商拓展内地市场。
据悉,今年4月底,由香港贸发局创立的汇聚香港数十个知名自主设计品牌商品的“香港设计廊”与淘宝网联合开设了香港商品网上商城。目前,首批上线的商品包括了周生生、CosiModa、Vidus唯达时等珠宝品牌;AscotChang诗阁、Sugarman等服饰品牌等。此外,香港著名设计师麦雅端也将与网上商城合作,向顾客提供独家设计的产品。
近年来,香港设计的服饰以及生活家居等商品逐渐受到内地消费者欢迎。香港贸发局积极向内地消费者推广香港品牌和原创设计,先后在包括青岛在内的多个内地城市举办大型时尚购物展,在北京也开设了“香港设计廊”实体店。而网络购物渠道的开通将降低这些商品的部分成本,从而让内地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独具创意的“香港设计”商品。 (大众网-大众日报)
随着海外市场需求回升,港商订单也随之上升,但却要面对内地工资上涨、原料价上升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难题。但贸发局高级经济师黄醒彪表示,经过金融海啸后,港商已透过升级转型来提高竞争力。
香港贸发局的《内地出口价格上涨压力续增》报告,在今年1-5月份访问了500家港资公司。贸发局副首席经济师邱丽萍表示,近年内地设厂的港商面对包括劳动工资上调、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飙升、内地高通胀、全球商品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等挑战,盈利受到影响。据该局调查显示,过去半年内地平均资工上升约17%,而今年5月1日起广东最低工资平均增加约21%,令港商的成本不断上升。幸而能将成本转嫁给客户的比率有所提高,由第一季的43%,增至第二季的53%。
能源方面,今年4月汽、柴油零售价格分别上调4.1%和4.5%,与08年底相比,价格已上升了28.7%及29.5%;发改委日前表示,水、电和天然气的价格将会因应市场化机制上调。原材料价亦录得一定升幅,4月底,普通金属价格水平较09年2月底的最低水平上升逾120%,而铜、铝合金、棉花、纸浆、塑料等原料亦纷纷涨价。
调查显示,于内地生产的港商,其本地含量即以人民币结算的生产成本部分,已从数年前的平均30%增加至当前的49.8%,人民币升值已成为内地港商的一大挑战。虽然市场认为人民币不会在短期内大幅升值,预计未来一年会逐步升值约3-5%,但由于本地含量增加了,即使人民币兑美元仅仅升值5%,也会令生产成本上涨2.5%。
对于各项成本上升是否令低端及两高一资行业出现倒闭潮,黄醒彪未有正面回应,只强调经历金融海啸劫后余生的企业,已经历各项挑战,亦透过转型升级等方法增加竞争力,应有能力面对当前的各项挑战。相对而言,香港工业总会理事郭振华便没有这样乐观,他承认近年很多低端及两高一资企业搬离珠三角,改为在粤北、江西、湖南等生产成本较低的地方设厂,然而部分财力人才俱不足的小型企业,可能因无力搬厂,最终要结业收场,故不排除会出现小型企业的倒闭潮。
幸而,有受访港商最近反映,海外买家已愿意接受较高的货价。内地的出口价格指数经过09年全年下跌后,在今年3月录得正增长,而进口美国的中国产品价格,跌势也在近几个月急剧放缓。邱丽萍表示,近期珠三角工资及成本急升,一些盈利能力及产品档次较低的厂商会受到较大压力,能否继续转嫁成本要视乎市场情况。她说,欧洲债务危机,虽然未导致订单急跌,但欧元弱势会令港商加价空间收窄,他们正积极提升效率,优化生产结构应对;建议厂商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