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东系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展贸城)董事总经理。在此一轮“复制义乌”热潮中,广州展贸城以145亿元的投入量、4800亩的土地占用量,成为最大手笔运作的商贸体。
广州展贸城是在广州市经贸委及番禺区经贸局主导下,广州7家企业共同投资的大型专业市场商贸物流平台。
广州国际展贸城位于广州市中心区域17公里的番禺区化龙镇,预计总投资145亿元,项目首期占地4800亩(32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576万平方米(按容积率1.8计算)。
展贸城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由广百集团(占36%)、广州市番禺区房地产建设企业集团(占28%)、广东省物资产业(集团)(占8%)、香江控股全资子公司广州市通悦投资(占7%)、广州市中凯实业(占7%)、广州市番禺南星有限公司(占7%)和广州市祈达贸易有限公司(占7%)七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其中国有股占72%。
据李彦东介绍,国际展贸城将分三期开发建设。第一期建设规划用地约1000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投资额约30亿元,预计2010年投入使用。该期项目将以进口工业原材料为主;此后二期项目除了工业原材料市场,还有出口交易市场,向全国及全球推广中国产品,推动产业升级,同时也是广交会的补充;三期规划是朝阳产业,主要涉及汽车、机械行业。
整个展贸城包含商品交易区、一体化商务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物流中心,以及社区功能服务区、客运中心、公寓等配套设施建设。其中,商品交易区、国际会展中心的总建筑面积将达到项目总面积的75%~80%。
“项目建成后,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品进出口贸易、研发和展示中心;预计年产品交易额将超过1000亿元。”李彦东说。
在珠三角数以万计的制造企业中,基本上都脱胎于早期“三来一补”、来料加工企业,传统以来,大部分企业的原材料、研发和市场在外,采购相对分散,制造业上下游链条脱节,成为珠三角制造竞争力的一大“短板”。目前,大量企业生产依然依赖进口原材料,仅化工原材料进口量每年就达200亿元。
李彦东认为,“我们正在改变对产业链的理解,纺织企业一度将产业链的概念局限在制造环节内,认为产业链就是纺纱、织布、印染等等,但现在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产业链是从研发、设计、采购、制造到专业大市场的一条龙整合。成本控制的关键在采购与制造,品牌与利润的关键在研发、设计与市场服务,如果这些环节都可以通过一个大平台实现最佳管理方式和最高执行效率,企业的市场地位将得到升级。”
珠三角皮革皮具业经过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近年却因原材料涨价、欧盟反倾销等因素,进入发展趋缓的阶段。广东省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建新提出,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扩大营销市场,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一个产业链配套完善的市场,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也对促进整个行业良性发展带来较大的好处。
“广州展贸城建立于原有珠三角制造业基础之上,其原材料供应则以现有企业需求为基础,因此,商贸城能否对产业提升起促进作用,需要找好定位。”黄文杰认为,“义乌小商品城在义乌市培育了近3万家工业企业,发展了20多个小商品制造产业,其中袜业、针织内衣、玩具、工艺品、拉链、化妆品、饰品等产业的产销量占全国的30%以上。同时使其这些强势产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集散中心,那么广州展贸城也应该找准珠三角的拳头产品,优势产业,从而带动全国乃至全球的同类产品或产业集聚这个贸易中心。”
即使在商贸业发达的义乌,该地很多工厂仍处于作坊阶段,义乌的民间资本很充裕,位居浙江省前列,但制造业却并未因此上台阶,个中原因耐人寻味。有业内人士认为,义乌市场的形成原因和交易特性显示,商品便宜、商品利润有限导致义乌商家大规模生产的投资风险加大,在内贸缩水的今天,义乌商人不会冒这个险。
李彦东也认为,先进的商业服务体系要实现对周边制造业的拉动,需要整个城市的各种服务配套。通过原材料和消费商品的集中交易,形成区域强势产业和产品后,聚集了人流、资金流和物流,但是还需要聚合更多的信息流,包括咨询服务、法律服务等中介,把产业链的强势环节延伸到研发、设计和售后服务,这是关系制造业升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