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德勤会计师行获悉,该行的企业重组服务合伙人黎嘉恩、何熹达及杨磊明,已被委任为北泰创业集团及其旗下北泰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的联合和个别临时清盘人。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企业有意洽购北泰,但现阶段北泰并未进入清盘程序,德勤只是对公司的资产情况进行审核。
从1997年6月首次在安徽蚌埠批量投产开始,北泰仅用了7年时间就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百强企业,并成功进入了上海通用、克莱斯勒和北京奔驰的配套体系。此外,北泰对东风汽车、吉利、奇瑞和安徽江淮等自主品牌企业也均有供货。
“如果没有这场金融危机,北泰也许可以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史上的传奇之一。”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认为,最终将北泰推向绝路的有两大因素,一是该公司的发展严重依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运作,二是公司还没有稳固的国内市场业务时就大力开拓国外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这让北泰难逃金融危机的魔掌”。
香港上市公司北泰在2008至2009财年(截止2009年3月31日止)中期报告中指出,2008至2009财年上半年,公司在美国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39%,加拿大占22%,欧洲占18%,而中国为21%。
陈文凯认为,过于依赖出口市场让北泰失去了抵御金融风暴的后盾,除此之外,出口市场不够多元化也是北泰失利的原因。数据显示,北泰在北美地区的业务比重高达61%,正处此次金融风暴最大的“重灾区”。
海外贸易在业务中的较高比例还促使北泰不断购买外汇合约。自去年7月开始,北泰先后与数家银行签订了5张一年期限的远期外汇合约,这些合约有止盈点,但无止损点。
在金融危机肆虐下,外汇市场的剧变导致了上述合约出现巨亏,并致使北泰在2008至2009财年的净利润为负值,而在该公司上半财年的中期报告中,北泰的净利润还有约2亿元。
更致命的打击接踵而来。因全球汽车业的凋敝以及玩“金融工具”失利,北泰的现金流也随之出现了问题,与其合作长达8年之久的大客户上海工业投资集团遂向法院提出索偿申请,要求北泰偿还其高达3.266亿元的已支付预付款、相关费用和利息。
随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冻结了北泰的银行账户及相关资产。
拥有2300名员工,具备系统开发能力的北泰是中国汽配业的龙头企业,分别在北京和安徽蚌埠设有生产基地,还拥有规模化的研发中心。
据知情人士透露,进入临时清盘程序的北泰目前尚未停工或裁员,但北京、安徽工厂都很冷清,人心惶惶。
这家产品涉及汽车车桥、悬挂系统总成、减振器、制动系统、汽车底盘冲压件和汽车底盘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并率先进入国际汽车工业前后市场的汽配企业在一度辉煌后,终因“操作不慎”轰然倒塌了。
“通过北泰的案例,我们需要反思,与金融机构关系密切、甚至被其收购,对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有何利弊。”陈文凯表示。
如果经济形势较好,金融市场较为稳定,金融机构不仅可以带来好的战略和管理思路,还能帮助企业猛降成本,促使企业关注现金流而不是单纯的产销规模。
“但即使是在乐观的环境中,也会有很多零部件企业在被金融机构接手几年后又被高价抛售,这对尤其需要长期稳定投资的汽车行业来说,不是什么好事。”陈文凯说。
事实上,在金融危机前,北泰正在实施战略转型,计划未来数年将发展重点转到中国的OE业务上,为中高端汽车市场提供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产品,并提出要将国内业务比重增至50%。
“不过他们的国内业务扩展远没有金融风暴来得快,最终成了金融风暴下令人叹惋的牺牲品。”陈文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