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眼睛刚刚适应了3.3这个在三里屯北街上异常突兀的多层现代风格建筑,在它的南边的大块地方又被印着几个不同国籍建筑师头像的挡板拦了起来。没过多久,一个被彩色玻璃包裹着的形状奇特的矮层建筑群拔地而起了——三里屯village。
三里屯Village总经理陈家岳对记者详细地数着这个商业项目完成后的完整图景——一个从美国和日本复制过来的成熟的商业模式。在这套模式中,精确的规定了餐饮要占的百分比、液晶大屏幕应该出现的位置以及国内终端品牌的店内设计风格都有严格的要求。这段商业计划听起来专业、完美,却似乎少了什么。“少了生气吧。”摄影师weed说,“都是按照标准安排好的,没有出乎意料、也没有惊喜,不像原来的三里屯是自己从土里长出来的,卖相虽然不是特别好看,可是有活气。这里没什么不对,就是太对了,都在标准之内,是做好了之后放进来的。这里像铜锣湾、六本木、伯明翰,就是不像北京三里屯。”
“对旧三里屯带着怀旧感情的人大多会觉得这里不再是以前的三里屯了,但是作为购物、休闲的地方,三里屯village确实让人很舒服。而且最大的特点,它没有变成三里屯中的一个封闭的孤岛。”身为高端品牌公关经理的VivianChuang说。
Vivian提到的“孤岛”是指封闭状态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而Village的概念则不同。英国的CoventGarden和美国的GreenwichVillage就是village模式中成功的例子。CoventGarden位于伦敦市中心,汇集了广场、鸽子、街头艺人、旋转木马、稀奇古怪的古董市集,大量的设计师品牌店、手工艺设计作品等等各种丰富元素将商业氛围冲淡了许多,这里比不上装修高贵典雅的Har-rods,但是在这里打发时间,却变得幽默而惬意;而GreenwichVillage虽然紧邻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却闹中取静,既有庭院、公园、别墅,又有广场艺术、画廊、美术馆、实验剧场、酒吧和夜店。这两个地方都不是纯商业化的消费中心(比如上海以恒隆、中信、波特曼为中心的金三角地区,虽然貌似有Café和餐饮给大牌做着陪衬,却都只算是表面文章),如果三里屯Village可以成为一个“muchmorethanshopping(“大于购物”)”的时髦地标,那么这次升级也不失为一次成功的改造。而且,把北京的各个商圈浏览一遍,最有可能成为时尚村落的也就得算是三里屯了,毕竟众多酒吧、咖啡馆、精品店、画廊、餐馆、服装店的丰富生活消费生态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剩下的问题就是融合。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因为三里屯village的开放式设计,旁边的同里和那里并没有受到什么所谓商业上的挤压,共生的很好,后街上的炸鱼薯条生意依然红火、碟店里姑娘还跟以前一样满脸傲气的和老外砍着价。
也有人对三里屯village的模式提出质疑,提及最多的是北京的气候是否适合village这样的露天开放形式。北京人的购物习惯可以改变,但是这里冷热极端的天气问题却是无法回避,谁会想顶着沙尘暴,悠哉地在vil-lage中晃荡呢?不管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三里屯和三里屯的战士们已然伴着village的诞生完成了第二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