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是礼品回收的旺季,回收的礼品主要有虫草、燕窝、铁皮枫斗等滋补品,还有烟酒以及购物券,这是礼品回收店的“三大件”。礼品回收行情不一,烟酒价格相对稳定,而滋补品价格大跌,购物券则根据数量多少决定折扣数。
元宵节后,位于工人北路的某礼品回收店里,一位女营业员告诉记者,节后,许多礼品还是会在家里放一放,目前卖虫草很不合算,眼下价格比较低。绣湖西路一家礼品回收店的男店主也表示,燕窝虽是好东西,但回收价只有10元/克,有的市民拿来后又心疼价格太低不肯卖,而他们一时间也没销路。
在稠州路上,记者询问一家礼品回收店的店员,卖礼品的是些什么人时,他说,他们回收的一般都是有身份人家的礼品,这些人自己消费不了就卖给他们。而回收店的人也从来不问卖礼品的是什么人。在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后,礼品回收的生意特别好。回收过来的礼品按照不同的品种、档次、质量,以现金的形式,按照市场价格的70%-80%收购,然后店家再以高于收购价的价格出售。
那么,礼品回收后又销往何处?据相关人员透露,回收来的礼品,一般流向两个地方:一是卖到较大的饭馆、酒店;二是通过特殊渠道让别人代为批发出去,在市场上重新零售。
“礼品回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能光从“合不合法”这个角度去分析。
一位市民认为,一方面,礼品回收是减少浪费的一种很好方式;另一方面,却也使有些人乘虚而入。总的来说,他还是赞成礼品回收店的存在的。还有市民认为,有些礼品确实用不完或用不着,为了避免浪费,是不是应该有个正规的地方能够回收。因此,对于礼品回收,有关部门是不是能够加强管理和引导,给一时无用的正当礼品找个合理的去处。
浙江岱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殿秋认为,“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送来送去就产生了礼品回收这个行当,从市场角度来说,这是正常的企业行为。而普通朋友之间的送礼,一个人把别人送给他的礼物当成商品去卖掉,这个礼品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原来带着感情的礼物换成了金钱,感情作为礼品的附加值就消失了,这里牵涉到道德和观念方面的问题,从法律上不能去质疑,但在道德上还是要受谴责的。还有一种就是官员收受了礼物再去卖掉,如果这个官员收受“礼物”的价值在法律规定之外,已冲破了法律的底线,那就不是道德的问题了,应该说已构成了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