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第九城市与其点卡经销商之间的资金结算,也将可以使用支付宝完成────这也是针对切入难度高的b2b行业的一种曲径突破。
除了这几年火爆的网游行业,航空业的电子支付手段也被支付宝慢慢渗透,行业突破的先后顺序,被邵晓锋归结为“用户需求”,一个行业电子商务的活跃程度越高,用户对灵活的支付手段需求就越高,而这就是支付宝出手的时机。
与刻意突破不同的是,在g2c领域,支付宝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些地方政府主动找过来寻求合作,以期解决医保、社保、水电费等电子支付问题,以缓解政府效率及线下网点不足的问题。
“这两年,我们的重心都在拓展非c2c领域,这次用户的井喷式增长与此也有关。”邵晓锋说。
同时,这也是支付宝未来赢利的重心所在,与国外市场环境不同,支付宝目前不能大规模向普通用户端收取手续费,但通过非c2c领域的合作,向企业收取服务费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
无论覆盖面有多广,从最终用户端,这种支付工具的用户体验、安全、多渠道充值手段,都是“基本功”。
安全是支付宝的强项,而用户体验邵晓锋还是颇有微词,“我们用户流失率还是没有大幅度下降”,邵所指的“用户流失”,指的是新用户在使用支付宝进行交易过程中,中途放弃的,“每个流失的用户,想再拉回来,则要付出两倍甚至十倍的努力。这是比较痛心的。”
用户体验是个长期的工程,与之相比,支付宝的多渠道充值手段见效更快。
之前,使用支付宝,必须通过网上银行。支付宝最早推出的时候,主要提供给用户两种充值方式。其一是“零汇”,去银行做低额度的汇款,半年以后,公司取消了这项业务,因为用户接受度不大,应用市场并不广泛。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网上银行,因为2003、2004两年,也是各大银行大力推广网上银行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网上银行和支付宝的相互协作和配合非常的密切,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用户基础,都是对网银和电脑非常适应的那一群用户。合作能够很好地促进双方业务的发展。”
进入2005、2006年之后,支付宝发现,有一大批没有使用,或者不愿意使用网上银行的用户,他们却需要使用支付宝来进行支付。“事实上目前国内真正成熟使用网银服务的用户还不到1个亿,我们可以看到,非网银用户的市场也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