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底加息之前,反映票据利率市场水平的指数连续4个月下跌,累计跌幅达到了18.95%。工商银行所编制的“工银票据价格指数”也显示,今年6月份以来票据转贴现利率呈现持续下跌之势。
而央行10 月29 日的加息,以及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上浮区间,这个被业内人士认为会有助于票据市场利率止跌回升的因素却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工银票据价格指数”11月继续轻微下跌了0.03%后,12月的第一周又比11月底下跌了2.56%。
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4年6月末,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余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7.6%,但增速比上年同期显著减缓。9 月份人民币票据融资增加123 亿元,但同比少增139 亿元。
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短期信贷明显减少了。”他告诉记者,宏观调控后贷款结构发生变化,短期贷款(包括票据业务)的缩减是票据贴现市场持续不振的主要原因。
招商银行广州分行票据业务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相比去年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贷款利率上调对票据市场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因为加息对所有商业银行的作用水平是一样的。该人士认为,票据市场资金供过于求使贴现利率难以上扬。该人士表示,今年宏观调控背景下出台的信贷指引,在票据市场所引发的反应已逐步显现出来。由于信贷结构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退出某些行业,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不可避免地缩小,造成资金供应增加,况且贷款收紧本身就产生了更大的存差,这些找出路的资金也使票据市场的资金供应更加充沛。
而一些授信额比较高的企业在宏观调控后出于不确定因素的考虑,对银行资金的需求有所减少,加上贷款收紧后银行提高了保证金率,原本30%的保证金提高到了50%,这样一来,企业要求的授信少了,短期贷款资金供大于求,利率自然难以走高。
深圳发展银行资金交易中心的周帆告诉记者,票源减少也是转贴现利率走低的原因。由于今年各家商业银行普遍完成不了贷款指标,资金收益率会受到影响,商业银行在贴现之后往往将票留在手里,票据作为一种流动资产,可以提高资产收益率。
按照往年的规律,每年接近年底时,银行由于提取呆账准备的原因会减少贴现,从而带动票据利率上涨。但今年直到12月初,票据转贴现利率并没有明显的上扬迹象。
另据了解,最近各商业银行之间公开报价的转贴现利率仅为3%左右,远远低于去年同期3.6%~4.2%的水平。这一转贴现利率甚至比央行的再贴现利率3.24%更低。
为规范票据市场,央行曾规定直贴利率不能低于再贴现利率3.24%。这一规定对银行间转贴现利率水平虽然并没有硬约束,但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价格。周帆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再贴现利率对金融机构几乎没有影响,大多数金融机构不选择再贴现作为资金来源,一来“央行再贴现手续比较多,二来市场上同业转贴现的利率已经很低,又何必用3.24%的利率去向央行再贴现呢?”
与转贴现利率走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和客户间的直贴利率却在走高。记者从工行上海票据业务部门了解到,目前500万的票据直贴利率为3.6%,远高于银行转贴现利率。在广州,甚至出现了5%的高贴现利率。
有业内人士表示,央行进一步放开贷款利率上限,目的之一是运用风险与收益对称这一基本原则,来指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这一政策对票据直贴市场的利率同样有指导作用。
周帆告诉记者,需要票据融资的主要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本来贷款就不容易,常常用循环开票的方式解决流动资金的问题,宏观调控后,包括票据市场在内的短期贷款的收缩,使中小企业运用票据融资的难度增加。
票据贴现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票据一经贴现便归贴现银行所有,贴现银行到期可凭票直接向承兑人收取票款。
票据贴现市场分为三部分,一是银行和客户间的直贴市场,二是银行间的转贴现市场,三是银行和央行间的再贴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