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业内专家和一些机构表示,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表示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这并不意味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事实上,无论是中央的基调,还是央行的一再表态以及当前中国经济复苏形势,都意味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仍将继续。
上周发布的7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宏观经济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但复苏基础并不稳固。数据再次印证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时期的判断是正确的,保增长仍将是当前工作的核心。专家和机构表示,这表明现行宏观调控政策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市场对政策转向的担忧为时尚早。就短期来看,至少今年下半年,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所谓“退出预期”并不必在意。
中信证券研究所执行总经理、首席策略师于军表示,在私人投资恢复增长、居民对必需消费品的消费增速开始提升、微观层面的企业盈利开始提升以及就业问题得到保障等几个经济指标出现好转迹象之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方向不会出现转变,政府高层必将倾向于重申保增长的决心。
“目前我国经济回暖的基础还不牢固,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特别是制造业并没有完全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方向性调整可能性很小,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一定的规模。”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针对此前市场将央行二季度报告有关表述理解为“央行首次正式表态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的解读,于军认为,动态微调并非政策收紧。如果有真正的转向,应表现为央行动用价格手段调控货币供应,同时收紧财政政策。此外,信贷增速下降并不意味着股市流动性缩减。中信证券上周末发布的策略报告也表示,在货币政策生效之后,经济活跃度提升带来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即使信贷供给增速放缓,流动性仍能支撑资产价格。
“从结构上看,居民贷款增加有利于刺激消费增长,票据融资的大幅减少挤掉了信贷数据的‘水分’,信贷资金被有效注入实体经济,从而使信贷质量得到提高,仍然较多的中长期贷款能够支撑重点投资项目的开工建设。”银河证券分析师张新法表示。
7月份贷款的大幅回落让市场颇为担心下半年的信贷形势。但专家表示,结构调整将是商业银行下半年工作重点,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各家商业银行的放贷,更不会影响货币信贷总量的增长对经济的拉动和支持作用。
事实上,日前央行公布的7月份贷款数据也显示,信贷结构调整已经成为银行的业务重点。
中金公司认为,从贷款投向来看,今年7月份居民贷款同比多增1887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404亿元,而票据融资同比减少2749亿元,贷款结构明显改善。分析师认为,7月份,短期贷款向中长期贷款转化趋势非常明显,并且居民消费信贷保持了较大规模的增长,这一新增贷款结构表明,信贷投放大力支持了实体经济、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了经济稳定回升。下半年,银行信贷不可能再如上半年那样的高速增长,在贷款高速增长期之后,一旦进入低增长,银行不良资产“双降”的压力将会突增,信贷风险将会突显。
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指出,下半年银行业将会更加突出加强风险控制,更加严格执行行业信贷政策,严把信贷准入,加强贷后管理,加强风险监测、监控和预警,完善授信监督,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核销力度。同时,商业银行会利用信贷环境宽松的有利时机,加大存量贷款的结构调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