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1日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家具展成了“打假阵地”。北京厂商在展会开幕首日向上海家居展会组委会相关部门提交了维权申请,指称参展的另一家家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几款家具涉嫌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
“我们在他们的展位比对了一下,发现设计的有架子床、单人沙发、圈椅等几款产品,不但外形相似,而且用的材质也一样,都是非洲花梨木。”北京厂商的代表律师表示。
次日,在经过五个小时的论证与比对,上海家具展知识产权维权律师判定,抄袭不成立。相关人士表示,比对结果,双方产品外观和线条等细节有多数不同,同时具备专利证书。
近几年来,各大展会上,都可以看到“山寨”家具的身影,无维权不成展会似乎成为家具展的代言。“山寨”家具屡次被指认,但最终是谁抄袭了谁的设计创意,说也说不清楚。
据业内人士介绍,家具抄袭与国内A货制销运作流程类似。无论国内或国外的重大家具展会,山寨企业必以团队形式通过拍照、购买样品等方式,拿到新款产品的整体外观,然后在其厂内将样品拆分研究,在某些外观细节上制造细微区别,并进行批量仿制。即使一些家具生产商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但诉讼结果大多都是庭外和解、不了了之。
对此,某行业权威人士说,由于家具专利官司胜诉赔偿金额相对不高、时间跨度较长、产品生命周期短等因素,一些家具企业面对专利侵权时,感到“很无奈”。“维权”不仅难,也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