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跻身“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的省市,无不是把自主创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器,高度重视利用知识产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经济总量与发明专利数量共同增长、互为支撑的良性循环;上榜的副省级城市,则是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和技术密集的优势,瞄准最能衡量自主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发明专利,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大胆创新,形成了更强的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列入排行榜的企业,多数也依靠发明专利技术获得高收益、高成长,有的已站在全球产业链的高端,进入世界知名的创新型企业行列。这些地区、城市和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亮点纷呈、各具特色,从不同层面为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树立了样板,为实现经济转型作出了有益探索。
但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创新资源和技术创造虽有规模优势,但在效率、强度和质量上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创新大都属于渐进式改进,发明创造的技术含量还不高,核心技术专利数量依然偏少。另外,多数企业和行业运用知识产权能力还不强,侵权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各地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工作发展不平衡,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仍需一个漫长过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地方和企业的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工作中,仍然过分强调引进与消化、跟踪与模仿,做外国人已经做过的工作,满足于紧跟当前的国际先进水平;发展经济仍停留在热衷搞招商引资,而很少去关心是否得到了核心技术,是否在合作过程中培育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列为“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推出“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意味着我国要把专利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进专利创造“由低到高”、“由大到强”的转变。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全力推进专利创造“由大到强”的转变,可能会损失一些专利申请总量,但会大幅增加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数量,并将支撑中国经济跃上又一个新的起点。
努力实现这一重要使命,就要切实把科技进步和获得知识产权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下大力气破解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运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就要大幅增加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投入,积极推进重大创新技术突破,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就要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就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技术信息交流、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等服务水平,着力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加快专利创造“由低到高”、“由大到强”转变,关系着国家目标的实现,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全局性谋划,前瞻性部署,把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与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把专利的创造、运用与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结合起来,我们将获得更加广阔的新的发展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