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国际电信市场风云变幻之时,中兴通讯正以积极的姿态进行转型:布局智能终端和LTE,发力云计算,近两年来在海内外取得不少骄人的成绩,在欧美市场的不断突破也为业界称道。
作为中兴通讯董事长兼创始人侯为贵退居幕后以来的第二任掌舵人,史立荣曾长期负责海外业务。早在1995年,他一人扛着设备到瑞士日内瓦参加世界电信展,展位面积仅2平方米,被称为“中兴海外第一人”。去年出任总裁以来,史立荣带领中兴通讯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公司营收突破百亿美元,跨入中国“千亿俱乐部”企业行列。二是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兴通讯继去年国际专利取得全球第二、行业第一位后,今年国际专利也跃居全球企业首位。
在中兴通讯一直不断向上再向上的同时,其所在的通信行业近两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电破产、摩托分拆、诺基亚西门子(微博)(诺西)与阿尔卡特朗讯(阿朗)则在合并重组,这一趋势还在向纵深发展——阿朗战线蜗居北美,爱立信(微博)保留无线、服务两大强项业务,诺西近日宣布高达17000人的全球裁员计划。
近日,刚刚获评“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的史立荣与深圳商报总编辑姜东南面对面。他说,对于创新,中兴通讯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还要持续创新,继续加大国际专利布局,在2015年前冲刺电信设备全球三强。
姜:首先要恭喜你获评“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这两年中兴通讯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欧美高端市场增速高达60%以上,很不容易,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好成绩?
中兴通讯“走出去”至今已有17年,在策略上也经历了一些改变。1995年至1997年,刚进军国际市场,只出口单一产品,属于铺垫尝试阶段。1998年到2001年,开始承包大规模电信工程,多元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002年开始,国际化战略开始在市场、人才、技术、资本等四个方面全方位推进。2006年初,我们提出MTO(跨国运营商)战略,这标志着海外战略进入高端突破期,一方面发展欧美的成熟市场,另一方面在新兴市场与跨国运营商合作。
最早走向海外时,我们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产品的高性价比,其后,能够为领先的跨国运营商提供定制化方案成为我们的重要优势,发展到今天,中兴以TCO(总所有成本)整体优势取胜。
虽然我们现在在欧美等高端市场的大多数收入仍来自终端产品,但以终端产品为突破口,系统产品也有望成功切入主流运营商市场。可以预期,我们的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等高端市场在较短时间会获得突破性进展。我们预计,今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将由目前的54%进一步提升。
姜:中兴通讯今年提了“大国大T(Telecom)”的新策略,目前进展如何?
史:大国是从地理位置上划分,大T是按公司规模划分。欧美、日本和金砖四国,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电信设备投资额高,而如果按公司规模衡量,全球约有30个大T。全球有上百家运营商,但真正需求量大的只是那20%。谁能从这些大市场和大客户手里拿到最多的订单,谁就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我们过去这两三年一直聚焦在大国大T上,进步非常快。手机方面,我们“大国大T”的战略已经完全实现了,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的设计供货商。在系统设备方面,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在北美以外的市场成为全球前30家最大电信公司的设备供应商。
姜:中兴通讯刚刚和美国Sprint推出旗舰智能手机ZTE Warp,近年来在美国终端市场取得了很大进展。未来中兴通讯在美国市场的战略是怎样的?
史:美国终端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你想做好手机市场,必须做好美国市场。今年前三个季度,我们的终端产品在美国销量同比增长157%。我们希望以后在那里会有更好的发展。
当然美国系统设备市场暂时有一些困难,我认为是政治上的原因。但从中兴通讯来说还比较好,因为我们是深圳、香港两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等比较透明公开。
美国现在和未来都将是我们的战略市场。至于系统设备没能进入美国市场,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因为我们的努力不够,如果你有客户无法拒绝的创新,那么你总会拿到这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