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的滥觞,肇始于市场经济繁荣的近几年。从家电、日常生活用品到一些工业品、文艺作品等等,从专利、商标到版权,“山寨”在人们尚未识别清楚其实质之时,就已“随风潜入夜”,悄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于“山寨”的实质究竟该如何认识,本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传承正当合法的仿创,摒弃违法侵权的仿冒,尊重知识产权。
“山寨”可能是在近两年来使用最密集、传播最广泛的词语,例如谷歌(Google)公司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搜索热门词汇排名”中,就将“山寨”列为2008年度中国热门词汇的第一名。然而,“山寨”毕竟只是一个模糊的动态的流行词汇,既不是严谨的法律术语,也不是精准的专业名词,更不是确切的事实界定。而流行的往往不会持久,模糊的常常难以清晰,“山寨”及“山寨现象”、“山寨文化”一时乘风迅猛而来,恐将随风零落而去,盛极而衰,也许有一天,“山寨”就会成为往事。
与“山寨”一词最贴近的也许就是“模仿”,而模仿包含合法正当的模仿和违法侵权的模仿,两者的界线恰恰就是看是否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山寨”一词的流行或许只是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视频媒体合力孕育与催生的来去匆匆的历史过客,而在“山寨”及“山寨现象”、“山寨文化”的流行和讨论中,所反映出来的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方略和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安排等一系列问题,亟待澄清。
“山寨”已经成为目前一个最普及、最常用、最大众的流行名词。如果上百度搜索引擎,在其“网页”栏目之下检索,找到“山寨”的相关网页约4500万个;在其“新闻”栏目之下检索,竟然也有“山寨”的相关文章约12.6万篇。再上谷歌搜索引擎,在其“中文网页”栏目之下检索,符合“山寨”的查询项目约3360万项;在其“资讯”栏目之下检索,符合“山寨”的查询项目就约有2.3513万项;在其“博客”栏目之下检索,与“山寨”相关的查询项目也有48.0111万项。
兼收并蓄似乎是“山寨”的特点,“山寨”已经成为一个最泛义、最多元、最模糊的中文名词。“山寨”一词的原创涵义本来就语焉不详,模糊不清;在持续不断的一浪高过一浪、一波泛过一波的“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度创造和扩大使用进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贬者益其贬,褒者述其褒,各取所需,众说纷纭,使得“山寨”一词更加多义化、弥散化和模糊化。从“山寨手机”到“山寨MP3”(音乐播放器),从“山寨产品”到“山寨熊猫”,从“山寨明星”到“山寨春晚”,从“山寨鸟巢”到“山寨白宫”,从“山寨文化”到“山寨精神”,五花八门。“山寨”概念的本身正在进一步扩散和模糊,或者可以说,“山寨”概念也正在动态地被日益“山寨化”。
“山寨”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山寨”的涵义究竟有多少种?“山寨”的涵义究竟有几重?可能迄今谁也说不清楚,长此以往,恐怕今后谁也难以说清楚。有网站以多选调查题进行调研,共有1195人参加,认为“山寨”的涵义为“草根”的占48.28%, 为“复制”的为42.68%,为“个性”的占25.77%;为“冒牌”的占32.3%,为“ DIY”(自己动手)的占30.46%,为“剽窃”的占28.03%,为“低俗”的占15.31%,为“恶搞”的占26.19%,为“劣质”的占22.85%;为“创新”的占31.63%,为“进取”的占17.99%。
谷歌公司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搜索热门词汇排名中将“山寨”列为第一,同时翻译成英文在网上传播。谷歌将“山寨”一词翻译成英文“copycatting”, 谷歌解释为:“山寨”即“copycatting”一词的字义是“the mountain strongholds of bandits”意即“山贼的营寨”;先被借用来描述冒牌货物,后来也指自制产品,比如戏仿视频。而英文单词“copycat”的意义是“盲目模仿者”或者“无主见的家伙”。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山寨”最贴近的主要涵义就是“模仿”,一般多指“低成本、低售价、低维护、高性能”这“三低一高“的模仿。例如“山寨手机”就是对品牌手机的模仿,“山寨春晚”就是对“央视春晚”的模仿,“山寨明星”就是对真实明星的模仿,将松狮狗戏扮成大熊猫也就是对大熊猫的模仿……目前流行的“山寨”意义上的“模仿”是广泛视角上的 “模仿”,而不管这种模仿是技术的模仿,还是品牌的模仿;不管这种模仿是刻意的模仿,还是随意的模仿;不管这种模仿是创意的模仿,还是恶搞的模仿;不管这种模仿是照搬的模仿,还是集成的模仿;不管这种模仿是伪劣的模仿,还是优质的模仿;不管这种模仿是侵权的模仿,还是不侵权的模仿。
“山寨”一词的流行发端于“山寨手机”,而 “低成本、低售价、低维护,高性能”的“山寨手机”,正是“山寨”式模仿及其合法性判别的一个典型范例。“山寨手机”的模仿包含技术模仿和品牌模仿,涉及集成模仿和创意模仿,并存伪劣模仿和优质模仿。我国“山寨手机”一度多出于深圳华强北商业区。据业内专家介绍,华强北的“山寨手机”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为规避手机生产准入“高门槛”,租用非名牌企业之合法牌照和借用该企业相应品牌而贴牌生产手机的“贴牌机”;第二类是假冒“贴牌机”的“冒牌机”,但其假冒的并不是国内外驰名品牌;第三类是无厂名、无厂址的“光板机”;第四类是专门仿冒国内外驰名品牌及其畅销机型的“高仿机”;第五类是购买“高仿”国内知名品牌手机外壳,套装旧手机芯片主板拼装而成的“翻新机”。在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科发)手机芯片的基础上,一般的手机技术发展到目前已基本定型,手机的一般创新主要表现在较容易实现的外观设计和附加功能上。而近年来在华强北周边,已经形成了手机方案设计、软件开发、模具制作、器件供应、装配加工、印刷包装,甚至到营销推广、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全面和完整的“山寨手机”产业链。据了解,生产“山寨手机”的企业,有小作坊,也有大工厂。可以说,联科发手机芯片和华强北周边的“山寨手机”产业链,促成了相关大小企业集成模仿和集约生产低成本、低售价、低维护、高性能的“山寨手机”的环境条件。
据悉,近年我国销售的“山寨手机”数以亿计,如果所有的“山寨手机”都铁定是伪劣产品,难道会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地竞相购买吗?“山寨手机”其实就是一种低成本仿制、低价格供销的廉价同质产品。中国的低成本仿制并不始自“山寨手机”,近20年前,在全国风靡一时的“小霸王学习机”就是低成本仿制当时日本任天堂公司第一代游戏主机FC的廉价替代“山寨”产品。其后当“随身听”流行时,我国也涌现出很多低成本仿制的“山寨”版,例如曾经大行其道的“英语复读机”其实就是一个优化英语学习的“随身听”。“山寨产品”的共同特点是主要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低成本仿制和低价格供销,“山寨产品”不是伪劣商品的同义词;“山寨产品”中有伪劣产品,也有合格产品,还有优质产品。
有人通过举出若干“山寨手机”侵犯知识产权的事实,进而推论所有的“山寨手机”都是侵权商品,这也是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同样,“山寨手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在品牌上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特别是驰名商标权益的行为较为多发,那些蓄意仿冒国内外知名品牌,恶意“傍名牌、搭便车”进行不正当竞争的“高仿机”,大多会构成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但是如前所述的“贴牌机”和“光板机”,其在品牌上并没有侵犯他人的商誉类知识产权。至于“山寨手机”在技术上是否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更要具体分析和依法定位。如果企业买来联科发手机芯片,又利用已经形成的包括手机方案设计、软件开发、模具制作、器件供应、装配加工、印刷包装,甚至到营销推广、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的“山寨手机”产业链,低成本生产和低价格销售“山寨手机”,这在技术路线上属于“集成模仿”。“集成模仿”过程中很可能发生“技术创新”包括“集成创新”;只要期间不擅自使用他人享有各类知识产权的技术内容,“集成模仿”生产和销售“山寨手机”的行为完全合法合理,毫无侵权之嫌。人类总是在前人的积累上发展,人们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我们要倡导的是“山寨”现象中的合法模仿及其基础上的持续创新,无论是技术模仿,还是品牌模仿,我们追求的是尊重知识产权的仿中有创,创中含仿。
此外,是否侵犯知识产权的判定依据是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手段和博弈工具,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及其法律制定的首要原则是本国及本国企业利益最大化。在知识产权的企业经营和国家运作两方面,国家要编织最好的球网,企业要打出最好的擦边球。尽管“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化,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度化,知识产权保护功能工具化”,但是主权独立,立法自主,在遵循知识产权国际刚性架构之下,应当积极发掘和拓展有利于本国利益的立法及执法的有限空间。例如,在“跨国公司大旗飘,长驱直入洋商标;世界名牌中国造,品牌暴利何其高”和金融海啸风暴肆虐,经济危机乌云笼罩,对外贸易萎缩,国内市场凸显的金融危机形势下,对于“山寨”现象中的品牌模仿现象,应当保护知识产权和保护合理模仿并重:对于“山寨”品牌模仿足以造成混淆的坚决以侵犯知识产权论处,但对于“山寨”品牌模仿仅仅构成联想的,除特别显著的知名品牌外,不能以侵犯知识产权论处。
潮涨总有潮落时,“山寨”的流行或许很快就会过去,而模仿的行为却将持续下去。传承正当合法的仿创,摒弃违法侵权的仿冒,尊重知识产权,坚持仿中带创。“山寨”现象和“山寨”文化流行风过去之后,也许将留给我们以更全面、辩证、务实的知识产权意识、认识和知识。(知识产权报作者陶鑫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