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费周章到底是为了什么?看似这两场涉及专利的收购金额综合达到了170亿美元,但那可是关乎到一个近2000亿美元的智能手机市场,而这个市场的前景美妙不可言,实属科技产业最近10年难得的黄金机遇,要知道智能手机目前在全球占的比例尚且不足50%,要达到接近饱和的状态,那就是接近4000亿美元的资源,如此一块大蛋糕,怎能不让寡头们倾巢而出?
最近两年,Android的风头盖过了所有其他手机操作系统,除了苹果封闭的iOS,包括黑莓OS,微软WM以及诺基亚Symbian系统的份额都受到了严重蚕食,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曾经的寡头所能作出的最有力反击自然挑起专利战。
事实上挑起手机产业专利战的公司是正在扶摇直上的苹果,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从新定义触控屏智能手机的苹果自然不会轻易罢休,Android的体验与iPhone类似,而某些企业的拿来主义又让乔布斯恨之入骨,专利战争也就自然而然的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专利,微软和苹果如今看似站在同一阵线,当年也曾也是水火不容的敌人,微软在1985年推出了第一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也是在苹果定义了电脑图形界面之后的产物,和苹果公司间的法律争议限制它的功能。例如窗口只能平铺在屏幕上,而不能互相重叠,也没有回收站,因功能不足而没获电脑用户欢迎,直到后来苹果与微软签订了一份授权协议(关于那份协议,或许是苹果史上最愚蠢的作为……),才结束了两者之间的恩怨。
除此之外,微软在去年要向加拿大i4i公司赔偿2.9亿美元的专利案也是轰动一时,i4i在2007年起诉微软的Word字处理软件侵犯了其持有的一项与XML相关的专利。2009年8月,得州东区法院作出了有利于i4i的判决,法庭判决微软赔偿2.9亿美元,并要求停止销售侵犯专利的Word版本。2009年12月,微软发布了移除Word 2007中相应功能的补丁,但并没有组织法院判其缴纳巨额的专利费。
另早几年,一个危地马拉工程师Amado单枪匹马也将微软挑落马下,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期间发明Excel表单程序与Accel数据库的一种技术。他曾法院提出让微软赔偿5亿美元的索赔要求,不过最后法院判罚微软向其赔偿896万美元。
另外,最近在中国内地爆出的iPad商标侵权案也让维护知识产权的苹果面临可能200亿的巨额罚单,苹果在中国输掉iPad商标官司使得深圳唯冠开始行使法律手段要求各地法院制止销售iPAD。之前唯冠科技2001年就在中国获得“IPAD”两个商标,使用范围包括计算机及计算机周边产品。而苹果通过台湾唯冠的转让协议并不能让国内的司法机构买账。
真要说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是为了专利,那也无可厚非。或许谷歌意图并不如此简单,收购之后谷歌将能够很轻易的获得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控制权,从而很有可能从一件软件公司变为插手硬件的企业(比如微软Xbox 360),将自己的业务扩展到生产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消费电子设备的领域。
(PS:谷歌正耗费1.2亿美元兴建一个硬件测试实验室,以便它可以炫耀尖端技术与顶级设备,这有点类似于苹果,微软,惠普那样的体验中心,但考虑到谷歌之前一直是一家软件企业,这样的动作自然更加被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