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排名前20的QDII产品中,70%是投资于港股市场,其中又以中国概念为主。反弹幅度最大的是中信银行(601998,股吧)“赢在香江”代客境外理财2号美元产品,其第二季度的涨幅达55.16%。 中信银行的“赢在香江”和“港股直通车”两大系列8款QDII产品,在2009年3月12日至2009年6月12日期间,反弹幅度均超过50%以上。
不过,虽然这8款QDII在第二季度反弹幅度达50%以上,但其净值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刺激计划效果终现 美元衰退不可避免
天量的流动性注入终于导致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局的担忧,一些货币放弃盯住美元而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同时,即使美元更大幅度地贬值,美国的贸易逆差仍然无法消除。所以通过美元贬值以减少美国贸易逆差,更像是美国以全球经济“再平衡”为名来获取短期利益,向世界短期融资。
这轮贬值带来的直接效果,是避险资金纷纷从美元资产转移到新兴市场化国家,并进一步推高了石油和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
有人说,这是因为国会和国民不给钱,让美联储自己去想办法,美联储就只好实行适度贬值。美元贬值伴随的,还有美联储信用的“贬值”——宣称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但却看不到实际的行动。 迪拜危机世界经济神经新兴市场投资放慢
迪拜债务危机是一个模式的失败,还只是复苏尚未完全形势下暂时的困境,甚至是一种阴谋(打压油价),都无定论。
EPFR 认为,迪拜推迟偿债所引发的避险情绪,导致投资者放慢了投身新兴市场股市和较高风险债券基金的速度。不过,在迪拜世界设法重组260亿美元负债、要求推迟偿付即将到期的伊斯兰债券后,投资者并未全部涌向避险地。
在美国和中国的消费没有起色的情况下,日本的经济形势不会乐观。由于人们对迪拜事件的担心,短期资金流向避险货币,导致日元兑美元急剧升值。日元升值明显伤害了脆弱的日本经济体系。
无奈之下,日本央行向短期货币市场注资1万亿日元,并重申其维持宽松金融环境的意愿。这是过去一年来日本央行首次向短期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在市场对于通货紧缩和日元大幅升值的担忧背景下,日本正在为竭力摆脱经济衰退而努力。
但是在利率市场的压力下,日本央行可能会继续向短期市场注资,以推动短期利率走低。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以0.1%的固定利率发放10万亿日元的3个月期贷款,并将接受日本国债、企业债券、商业票据和契据抵押贷款作为符合条件的抵押品。这项计划规模庞大,几乎相当于日本银行间往来账户余额,或日本央行资产规模的9%。
不过,如果日本央行的注资措施推动短期日元银行同业拆息相对美国利率走低,则只能打压日元下跌,而美国的银行同业拆息仍低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