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糖尿病病人应该及早进行营养指标的检测和营养评估,以指导制定营养治疗计划。及时的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将有助于避免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2.血糖的动态监测对于热量的供给、胰岛素和降糖药的给予,以及有效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3.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为空腹血糖4.44~6.66mmol/L,睡前血糖5.55~7.77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应激状态下住院病人的血糖可保持在5.55~11.1mmol/L之间,而对病情平稳者则希望血糖稳定在5.55~8.33mmol/L.
4.营养支持的时机:对于近期体重丢失10%~20%的病人,如有中度或重度应激就应接受营养治疗。急性应激病人的分解状态常会持续6~10天以上,可有20%的体重丢失,故应迅速及时进行营养支持。
5.绝大部分糖尿病病人具有完整的消化道功能,营养支持的途径应首选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制剂中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入量,增加脂肪所占比例,有助于避免餐后高血糖的发生。不能管饲或不能耐受管饲的病人,可用肠外营养。
6.多数文献报道,糖尿病饮食推荐量标准为:蛋白质提供热量的10~20%,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热量的80~90%,同时每日应提供膳食纤维20~35g.目前国内已有上市的糖尿病特异性肠内营养制剂,可酌情选用。
7.碳水化合物中提高膳食纤维的供给量,可加速食物在肠道里通过的时间,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改善葡萄糖耐量。脂肪中65%~70%的热量由单不饱和脂肪酸提供,这既可提高脂肪能量比例,又可改善血脂状态,减少心脑血病变危险,还能使胃排空延迟,避免餐后高血糖的发生,减少胰岛素用量。
8.实施管饲必须考虑喂饲管的类型及部位、喂饲方法及速率、肠内营养制剂的配方等。如果选择经鼻胃管喂养,应采取持续不间断的给予方式。对于病情稳定的病人,重力滴注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以等渗低速为起点(30ml/h),再逐渐缓慢增加,多数病人可以耐受空肠喂养。有重度胃麻痹的病人则可经空肠造口或胃造口管实施。
9.I型糖尿病以及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等的Ⅱ型糖尿病必须接受胰岛素治疗。
10.病人的胰岛素需要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食品量和成分、病情轻重和稳定性,病人肥胖或消瘦、活动量、胰岛素抗体、受体激素和亲和力等。所以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类型和给予方式(如皮下注射、静脉输注等)主要根据血糖控制情况来调节。胰岛素与营养液混合输注时有一定量的胰岛素会粘附于输液袋或输液管上,所以配制营养液后及时输注、以及密切监测血糖较为重要。
11.补充铬和锌可能有助于某些糖尿病病情的的控制。有报道谷氨酰胺可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使血糖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