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耶拿分析仪器公司的成功象征着耶拿的复兴——前总理赫尔穆特&S226;科尔(Helmut Kohl)在德国重新统一之后曾经承诺要带给前东德“繁荣景象”,耶拿是这个承诺变成现实的少数几个地方之一。事实上,德国东南部图林根州的大学城已经成为了繁荣的高科技中心。
从德国耶拿(Jenoptik)、肖特公司(Schott)等工业巨头到德国耶拿分析仪器和Cy Bio等初创企业,以耶拿为总部的公司身处光电子学和生物技术开发的最前沿。事实上,耶拿现在拥有7家上市公司。对于一个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仅有10万人口、二十年前还属于一个计划经济体的小城市来说,这令人印象深刻。
无论是外观还是给人的感觉,耶拿现在都与一个富足的西德城镇非常相似。它的红屋顶建筑已经得到重建,战时炸弹炸出的空地已经被新建筑填满。不过,与前民主德国的许多其它城镇不同,这些建筑确实得到了利用。
蔡司以前位于镇中心的巨大工厂,如今已经变成了热闹的购物中心。德国东部许多城镇的人口日益老龄化且数量在不断减少,但耶拿却恰恰相反,人口平均年龄低且数量不断增长——其人口如此之多,以至于租金水平堪与柏林媲美。耶拿的失业率为8.6%,仅比德国全国失业率8.2%略高,且远低于前东德5个州的平均失业率13.3%.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cal Ecology)的威廉&S226博兰(Wilhelm Boland)教授表示,使耶拿与众不同的是其相辅相成的尖端研究与高端制造水平。该研究所是坐落于伯滕贝格园区的八所研究机构之一;伯滕贝格是一个高科技工业园区,位于耶拿镇边缘的一座小山上,科学家在这里展开各种各样的研究,从光线如何能被用作手术刀到微生物如何沟通等等。该园区还有两家创业中心,帮助科学家将他们的想法转变成可盈利的商业项目。
尽管耶拿已经成为了某种榜样,但博兰教授表示,这种小城有着悠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传统,他称其为“知识工厂”,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要在前民主德国的其它地区复制耶拿的成功模式,不会是件容易的事。“这个地方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独一无二的,”他解释道。
这个历史可以追溯至18世纪末期,当时,哲学家费希特(Johann Fichte)、黑格尔(Georg Hegel)以及诗人弗里德里希&S226;席勒(Friedrich Schiller)都在耶拿大学(Jena University)教书。1846年,卡尔&S226;蔡司(Carl Zeiss)创建了一个车间,用于制造放大镜和显微镜,向学生出售。过后不久,爱恩斯特&S226;阿贝(Ernst Abbe)就开始首次大规模生产透镜,奥托&S226;肖特(Otto Schott)也建了一个实验室,生产其它种类的专业眼镜。到19世纪末,耶拿已经成为了精密机械与光学设备领域的世界领袖,这主要就得益于上面三位的努力。
二战后,卡尔&S226;蔡司的工厂被美国人捣毁了,一家与之同名的新公司在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奥伯科亨成立。
与此同时,蔡司工厂剩下的资产被收归国有,变成了国有卡尔&S226蔡司公司。耶拿也成了民主德国的生物技术中心(比如,总部设在耶拿的Jenapharm公司向全国供应避孕药)。
尽管这些公司逐渐落后于西德的同行,但许多记得民主德国时期耶拿状况的人表示,资源的匮乏和材料的劣质居然出人意料地推动了创造力的发展。“你必须有所创新,才能生存下来,”贝尔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