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此集中的高管换血似乎在向业界发出一个信号:或许,以往竞争不充分的北京药店市场将宁静不再。北京的药店期望这些新鲜血液的加盟能改变原有的竞争格局。
在采访中,这些新上任的老总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媒体的谨慎。但有心人仍能发现,几大品牌连锁外聘来的管理层,都是主抓经营的业务精英。北京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北京药品零售市场的发展压力有关。
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共有5452家零售药店,比2009年初增加21%,其中单体药店832家,连锁企业123家;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占药店数量的40%。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开店占比较大,2009年4~10月共计开新店955家。“北京的连锁药店,包括四大家族在内,虽然年销售都上亿元,但是没有几个纯利润超过200万元的,这让他们支撑高昂的经营成本已经很吃力,更不用谈继续扩张。”该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除了经营成本高,医改新政在全国逐步推行后,对北京药店的影响力也是非常明显的。据了解,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对社区药店的冲击已经体现出来,包括嘉事堂在内的以社区药店为主的连锁,其发展都受到影响,有些连锁甚至传出亏损的信息。
另一方面,北京本土药店的发展还不得不面对外来连锁的扩张压力。2009年7月底,北京海王星辰有限公司成立,通过收购,不到3个月,北京海王星辰的分店数量已经达到11家。老百姓大药房也表示,预计在2010年底,北京老百姓将达到11家店。
“北京的药店以国有背景的占主流,这些药店的发展第一要求稳,讲究团队作战。所以在进行人事改革时会选择先外聘主抓经营的副总,和其他的管理层相配合。”北京某连锁药店总经理这样对记者说。
打跛市场沉寂的一个信号?
履新嘉事堂还不到一个月,对于进入纯国有背景的嘉事堂后面临的新挑战,周立表示早有准备。他说:“对我来说,正是这样的平台吸引了我。”而何感认为,北京的零售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连锁药店还有很多可以发挥的地方。
虽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才的流动并不鲜见,尤其在还属新兴产业的中国零售连锁药店业,但如此大批量地补充新鲜血液,在向来保守的北京药店中并不多见。这些“空降兵”在带给北京企业新面貌的同时,业内更期待他们给京城药店圈以新的发展思路。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新的管理层要在短期内改变原有的市场格局不太现实。“北京药店的发展都是以稳健为主的,尤其是四大家族为首的品牌连锁企业,前台的营销业务固然重要,但是这里经营成本高,受政策的影响也明显,所以企业后台的支持也必须是同步的,不可或缺。当然,我不否认这一批履新的高管当中有高手,但是最主要的还得看总公司对他们的授权,以及他们整合资源的魄力。总之,必须用业绩来说话,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而乐观者则认为,高层的外聘已经是打破2010年北京药品零售市场沉寂的一个信号。何感对记者说:“新医改后,北京的药店还有成长的空间。今年,我除了继续带领团队进行门店开拓以外,我会把京卫大药房实体药店的营销活动与网站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