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该发现可能会扭转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标志着在防治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上迈出了一大步。
胆固醇本身并不可怕,人们闻之色变的只是因为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
在人体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属于好胆固醇,它具有清洁疏通血管的功能;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则称为坏胆固醇,它占胆固醇总量的60%,余的LDL-C会钻入动脉血管,形成斑块,堵塞血管,加速血管硬化。尽管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多元而复杂,但是降低胆固醇,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却是毋庸置疑的。
研究显示,胆固醇的浓度降低1%,心脏病发生的几率就可以降低2%,而心血管疾病现在已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2007年7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多家心血管病研究机构发表报告称,全球每年死于包括中风在内的心血管疾病人数高达1700万,其中80%来自于中低收入国家,这个数字是世界年死亡人口的1/3。
专家预计,到2015年,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达2000万。
众所周知,高脂高糖高胆固醇是肥胖人士的“三高”,紧随“三高”而来的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困扰。由肥胖引起的高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受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酸酯的数量的影响。甘油三酸酯作为血液里的另一脂肪,可导致Ⅱ型糖尿病和心脏病。
加拿大艾伯特大学的专家组在小鼠和仓鼠身上的实验证明,操纵特定酶可有效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数量,同时降低甘油三酸酯对生物体的危害,而特定酶自身的药理学构成,能在生物体组织中控制甘油三酸酯和胆固醇的新陈代谢。专家通过对其新陈代谢的运作途径的研究,发现特定酶的活性酵素能促使脂肪细胞和肝脏释放脂肪酸进到血液循环中,而阻止这种释放的发生,就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酸酯的关键。
虽说要把实验室结果用于药物的开发仍需进一步测试,但科学家已通过突破性的结果看到新药的曙光。在以往的治疗手段中,常规的他汀类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胆固醇水平,但其作用机理和毒副作用尚在观察,现在,人们终于有了不用过于依赖他汀的指望。
与肥胖因素引起的高胆固醇不同,遗传性高胆固醇是因遗传因子缺陷而引起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的病症,人群发生比例为1∶500,其特征为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常常超过61毫摩尔/升,而正常标准内低密度脂蛋白的限界为4.16毫摩尔/升。遗传性因素引起的高胆固醇远比其他因素难治疗,这也是新研究结果使科学家兴奋的原因。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选取了来自意大利、瑞典和芬兰的8800个被研究个体,分析了被研究个体身上200多万的遗传变异,最终将研究目标集中在25个变异基因上。这25个基因负责控制血脂水平的约25%,胆固醇水平亦同样被其影响。
接着,研究人员选取了1100名个体,分析了不同种遗传变异与心脏病发病率的关系。分析结果不但发现了7个新的调节基因,还证实了之发现的11个胆固醇相关基因的确具有使人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与传统医学观念相悖的是,通过研究基因变化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关系,研究人员发现,所谓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其实对人体心血管并无重大影响。
新基因和新发现使科学家转换了以往的研究方向,开始尝试从其他角度分析胆固醇家族病史和患病率的关系,治疗遗传性高胆固醇的尝试又有了新的目标。
在全球高胆固醇患者中,遗传引起的高胆固醇仅是很少一部分,大多数人则都是因不良生活习惯引起。而且,高胆固醇指标也不再和肥胖划上等号,瘦人如果生活习惯不可取的话,同样拥有患病几率。
科学家指出,即使新药产生,也并不会像“魔术子弹”一样立时击破高胆固醇危害,饮食得当、多加锻炼仍然是康复的必要条件。无论遗传性亦或其他类型病因,患者必须改善自身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多加锻炼和合理饮食。
西方谚语说,一克预防胜过一磅治疗。如果大众都能遵照科学戒条,防患于未然,那么人类向高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说再见的一天应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