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出“海珍说健康”专栏。为优秀的记者开专栏,是打造名记者的一项举措。海珍是专门跑健康线的记者,她深入健康第一线,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采写了大量的医疗稿件;利用业余时间,她或自己研究、或向专家请教,积累了大量的医学知识。之所以在健康周刊开设“海珍说健康”专栏,目的是请海珍用平实的语言,将与市民生活非常密切的健康知识说出来,让他人读后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一日,我一位亲戚去某大医院开检查单,坐诊的是一位很年轻的男医生。看到他一脸稚嫩的样子,她就忍不住指点起来。
医生就不乐意了,语带讥讽:你懂什么啊,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这下,她也被惹火了:我不懂,你用不着这么刻薄我……于是,矛盾升级。
听了她的牢骚,我忍不住感慨,他们当时这个状态,折射的又何尝不是医患之间的那道深深的裂痕呢?病人想要的是一种平等对待,而医生的语气却往往是“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拿着病历本/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嘈杂的医院/我希望逢着/一个扁鹊一样的/目光深厚的医生。”请容许我这样篡改了戴望舒的《雨巷》。
对于病人来说,去医院排了那么长时间的队,在几乎要耗尽体力和忍耐力的同时,还要在拥挤的人潮中怀揣着对疾病的忐忑和惧怕,无助和无奈。你希望碰到的是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他应该是年过不惑,有着睿智敏锐的目光,望你一眼,便大致明了你的隐痛,就能让困扰你的疾病在他面前无处遁形。孰料,坐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比自己孙子还要年轻的医生!
医生呢,他的痛苦又有谁能体谅?先是寒窗苦读医学,当文科的大学生结伴去看流星雨时,他只能独自在实验室里看小白鼠;终于熬到能坐门诊了,却被人家嫌弃“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同时,还要面对无穷无尽的业务学习。我曾经问过一个职称升到主任的教授级医生,这下总算轻松了吧?但他却摇头,感慨压力还是很大,每天下班,他还要翻专业书,不然还会落伍;手机要24小时开着,时刻关注病房里病人的变化……
医患双方都有各自的压力和无奈,当无法成为交集,于是就成了“你不是风儿,我也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当红作家六六在首部揭露中国式医患关系的小说《心术》里说,大部分病患都是通情达理的,你工作做到位了,他们大多能够理解,他们要的也就是一个平等对待,争的是一口气。
是的,医患双方不对等的只是医学知识的拥有量,其它的都应该是对等的,如态度、地位、尊严。而“重新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一定需要有一方,先伸出手来。相对而言,可能医生更简单”,那么,医生朋友们,当你面对焦躁的病人时,不妨尽量姿态低一点,语气柔一点,病人的无助和无奈也将会得到有效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