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患者右冠脉被完全堵死,药物溶栓根本无效,随时可能猝死;如通过介入手术置入支架打通冠脉,因为堵得太死,成功的可能性只有20%,极有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失去生命。医生向患者和家属简要说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患方立即表示:“我们完全相信医生,有一线成功希望咱都做!”因为手术面临高风险,患者大哥、妻子、儿子和患者本人,第一时间全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家属的坚决态度鼓励了医护人员,他们放下包袱,不畏风险,于3月31日,由朱国斌主任医师等专家为患者做介入手术,一个多小时费力打通堵死的冠脉,再置入3个支架,患者冠脉血流畅通起来,立即感到全身放松,心肌梗死症状消除,渡过了生死难关。抢救成功后,医护人员和家属都很激动。患者家属说:“幸亏当时果断,否则不堪设想。”
记者随后了解到,曾经有一位重症冠心病患者,由于在是否决定进行高风险手术时,患者家属迟疑不决,医生只能边劝说边保守治疗,结果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瞬间身亡,家属为失去最佳时机悔恨不已。医护人员表示,临床中这种情况很常见,家属的态度直接影响医生能否放下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技术考量。因为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未知数,希望和风险同在,面对共同的敌人——疾病,医患双方需要互相打气,积极配合,勇于共担风险,才能及时有效救治生命。
对于医疗风险,采访时患者家属都表示能够理解,然而一旦说到自身风险,患者及家属都心理准备不足,打心底里要求医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这种普遍压力下,治疗结果就可能大相径庭。
心内科主任医师杨志明说,在高风险面前,医生也会有思想斗争,也会有犹豫,但治病救人的天职赋予他们一种使命感,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治好病人,如果这时患者和家属多给医生一些鼓励,可以促使医生下决心战胜风险。医患和谐,可以促进医学的发展,救治好更多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