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我在上海打的,机场到酒店80元就可以到,司机绕路收了我120元,原因就是我不清楚路怎么走。临床路径管理就是要让医生乃至患者,清楚常见病、多见病的治疗道路。”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许四虎表示,经过10名院士和204名专家的努力,卫生部已经正式下发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这些病种都是常见病,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治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记者在卫生部公布的《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2009版中看到,对于这种妇科的常见病,路径明确了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出院标准等,病人的住院时间一般不超过11天,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术后住院恢复3-7天,手术前必须进行血常规、心电图、乳房彩超等多项检查,入院后就应开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用至体温正常后3天,体温正常3天后无明显异常和并发症即可出院。
如急性乳腺炎治疗一样,仿照工业流水线设计的“临床路径管理”让112个病种有了标准流程,比如心脏搭桥手术采取11个诊断流程,子宫腺肌病住院一般不超过12天。卫生部医政司马旭东主任是昨天培训班的主讲,他表示,现行医疗模式中,医生检查、开药,基本靠经验;有了临床路径的规范,无论在哪家医院,只要疾病种类相同,都能得到统一规范的诊疗模板,更理想的计划是,让患者手中也能掌握这样一张看病标准流程图,预知看病的每个步骤,清晰地算出费用。
防止开“大处方”,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只是实施临床路径的一个好处。马旭东认为,对于老百姓来说更重要的是保障医疗质量,他见过的很多医疗纠纷和事故都是出于医护人员的随意性,一个医生小小的疏忽可能没什么,但是一个医院多名医生长时间出现小疏忽,肯定会带来重大的后果,实施临床路径,每个病种都有一整套的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诊疗计划,哪些项目必须查,哪些项目可选择查,都作了明确规定,有了“紧箍咒”,疏忽发生的几率自然降低。
新模式还有望改善医患关系,马旭东说,因为医患矛盾上访到卫生部的纠纷中,80%是因为沟通不顺利,临床路径规范了诊疗流程,如果再透明化提供给患者,无形中为医患沟通提供了一个平台。患者一方面能理解医生,配合医生,同时也是对医生提供诊疗服务的监督。
卫生部计划今年12月底之前,在全国范围内至少遴选50家试点医院进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温伟群透露,广东省申报的有广州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方医院,深圳的北大深圳医院、南山医院,佛山人民医院,江门中心医院。
许四虎认为,作为移民城市,深圳的医务人员具有来源多样性、学派多样性、方法多样性的特点,百花齐放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在于统一诊疗流程方法难度很大,虽然深圳目前有自己的《深圳常见病基本诊疗规范》、《深圳疾病诊疗指南》,临床工作中的随意性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深圳计划在全市39家二级以上医院(包含市区两级医院以及部分街道医院)全面试点实施临床路径,昨日的培训班给39家医院业务副院长上课,就是试点的开始。
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方案刚出,就有媒体报道112种常 见 多 发病 固 定 诊 疗 流程后,能节省医疗费用15%以上。马旭东却认为,实施临床路径控制的是乱收费和大处方,但不等同于医院降低收费,患者看这些病会比以前便宜。马旭东说:“实施临床路径后,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标准化的保障,病人的住院时间可能会比以前缩短,他在医院的日均花费可能还要上升。”
马旭东强调,卫生部提供的112种病的临床路径是原则,不是具体实施方案,因此实施临床路径肯定不能教条僵硬地照搬,每个地市、每个医院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临床路径。目前各医院的技术装备、医生的诊疗水平都不尽相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短期内,以临床路径来要求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医院,对同一种疾病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费用完全一致,也不现实。
广东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温伟群表示,省里正在研究临床路径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深圳,许四虎要求,各个二级以上医院要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实施小组,根据各个医院实际情况来执行方案。
据《扬子晚报》报道,江苏常州市民王先生在当地医院治疗胫骨骨折时发现,自己的费用清单上,竟然出现了检测艾滋病、梅毒的费用,而医院方面出具的就是卫生部《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马旭东说,临床路径这个诊疗标准流程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根据全国的试点结果反馈,卫生部门还将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