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总给人以一种温文尔雅的形象。但是,此次凶案的主角却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书法家,他用挥墨的手,举刀刺向了一名弱女子。
在此次凶案发生之后,有网友从王宝洺的博客中找到了其发表于2009年的博客,博客中,王宝洺对为其治病的徐文充满了不满,他写道,徐文在为他治疗后不但没有缓解病情,反而差点危及其生命,虽然最后保住性命,也落得一身残疾,而且此事长时间拖着不予解决。
偏听则暗,在事情没有查明的情况下只是听王宝洺的一面之词确实有些不妥,但是,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虽然王宝洺做法确实太过极端,但能够逼得一个有素养的书法家拿起屠刀,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王宝洺也确实是走投无路。
王宝洺行凶一案中有两个我们不能忽略的关键点,一是他说他曾经试图走法律的途径,但是却面临了“休庭无限期”,二是王宝洺本身是个有学识的人,能让一个有学识的人逼到砍人的绝路,说明医患纠纷事件中缺乏一个有效的诉求渠道。
由于治疗中各种潜在因素,医患纠纷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医患纠纷发生后,有一个合理的、畅通的诉求渠道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要想避免此类惨剧再次上演,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畅通诉求渠道。
一是增强医院的社会责任心和医患双方的信任度。前几天热炒的深圳的“8毛宝宝”,一个简单的病却被一家医院诊断为需要开刀,如果不是宝宝的父母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或许又是一个医患纠纷。虽然此类事件并不多见,但是,社会上对医院的信任也存在一个大大地问号,如果医院能够增强自身责任心,加强医疗事故问责制,同时在医疗行为中对相对处于弱势的患者一个答疑解惑的畅通途径,积极消除社会对医院的焦虑和不信任,增强医患双方的信任度,对化解医患纠纷有着很大的益处。
二是要从制度上公正公平的解决医患纠纷。医疗事故发生后,一部分患者在鉴定之后总是对鉴定结果不满意,因为鉴定机构本身就是医院或者是医院的上级,在一个缺失信任的社会大环境下,患者对这份鉴定也充满了不信任,这也成为了医患纠纷案件争论的一个焦点。再者,如果有一个独立的、畅通的法律诉求渠道,用制度公平和程序公平来保证对纠纷事件的公平处理,也能够很好的处理大部分医患纠纷案件。
医患冲突激化在社会上时有上演,但医患冲突演变成暴力冲突只是极端的个案,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仅仅是极端的个案就不管不问,而应该积极去反思人性和制度的缺失,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用快捷的诉求渠道和阳光化的评判程序使此类事件不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