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医患关系的定位存在争议。患者究竟是不是消费者? 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之间应该是合同关系、消费关系,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处理医患关系。医院是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患者因生活需要(即生病) 接受服务,就是一种消费,只是与购买、使用商品消费有形式上的区别,并无实质上的差异,因此患者当然就是消费者。
另一种观点认为:把医患关系视为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关系是不公正的,医生要用自己的知识和仁慈解除患者的痛苦,医患关系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关系。而且“救死扶伤”不是一种等价交换,医院在患者没有钱的情况下,也必须给予患者救治。患者不应是消费者,医疗服务也不是商业消费,如果把医疗服务视为互惠互利、等价有偿的商业消费,并在医患关系的处理中直接适用普通民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调整的话,就必然会造成有钱就能享受良好的服务,无钱就得不到好的医治。
医生与病人,谁是上帝? 市场经济将消费者推上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并冠之以“上帝”的尊号。于是“顾客就是上帝”的语句出现在服务业的各个行业并被推崇。医院也提出医护人员对待患者要像对待上帝一样。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不信基督教的中国人来说,上帝只是一个遥远的、模糊的形象,是一个很难产生情感想像的泊来品。许多人仍坚持认为医患双方应是平等的,不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也不是医者对患者的恩赐。上述关于医疗服务属性和医患双方关系的争议,对“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有所干扰,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医患关系有所冲击。
其次,医疗卫生单位面临求利与尽义的矛盾。医学目的是为人民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社会主义医院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它应以尽义为宗旨,而不能单纯以求利为目的。但是,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医疗卫生事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中,既有商品性的一面,又有福利性的一面,这种二重属性,使医务人员陷入被动的两难境地。为了自身存在和发展,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必然要讲求经济效益。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背离医学的目的和宗旨,就会出现“见利忘义”、“舍义逐利”、损害医患关系的现象。
第三,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矛盾。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福利性,要求医疗卫生单位必须以社会效益为主,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用较少的卫生资源提供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使有限的经济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必须按市场价格购进药物、设备,对比之下,医疗收费价格普遍偏低,医疗服务的不等价现象表现的较为突出,诊疗收入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这就迫使医院在经营管理中,大多着眼于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目标,造成短期行为,如忽视设备的维护、更新,设备超负荷运转,忽视人员技术培训,忽视医务人员道德修养等,从而不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也直接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第四,竞争与合作的矛盾。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不可避免地引入了医院,一方面调动了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医务人员的知识、智能、工作经验、基本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存有差异,因而在严格执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根本原则时,必然会存在收入上的差别,由此也会造成一部分人员产生“不平衡感”,导致医务人员之间不能协调、合作,最终受害的只能是患者。
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对医学道德建设既具有正效应,又具有负效应,其两重性深深影响着医患关系及其道德调节。进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后,人们的商品意识、经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这是具有积极性的一面;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有所抬头,奉献精神弱化,这又是消极性的一面。一方面,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医院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更新设备,加强科技进步,改善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诊断率,大大造福于患者;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医德观念有所削弱,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有所淡化,职业责任感有所衰减,个人利益观念增强,对患者利益、医院总体利益有所忽视。
总之,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导致了医患关系呈现出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与之相对应,新旧医德体系的建构和解构也同时发生,医患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波动时期,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矛盾时有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