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到医院看病太贵,又不可能像买菜一样讨价还价。”谈到上医院就医,多数市民可谓满腹牢骚。相较到医院就医,市民王先生更喜欢在药店买药,“除了大病,一般都选择在药店或小诊所就医。几十块钱就可以治好的感冒在医院可能要花一两百,让你检查这样、检查那样,怎么算都划不来。”
赵女士最近刚做完鼻窦炎手术,回忆起住院时的林林总总,赵女士感慨颇多,医生对她的病情有了初步了解后,又让她作了抽血、B超、CT等检查,“前前后后花了几千块钱。反正医生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目的就是把病看好,不管怎样也不能在自己的健康问题上打折扣。”
近段时间气候炎热,不少市民患上了空调病,家住文化街社区的张婆婆最近就到医院看了两回感冒。“一次花了28,另一次花了46,感觉两次的症状都差不多。”对于两次看病花费不一,张婆婆也是一头雾水,“第二次看病比第一次多查了个血,应该不算过度检查哦。”因为花费不多,张婆婆并不打算多作深究。
和张婆婆一样,采访中,多数市民都表示,不知道怎样才算过度检查。同时,如果没有发生医疗事故,即便对诊疗过程和医药费有所怀疑,一般也不会向医院或卫生部门投诉。谈到侵权责任法对过度检查的规定,所有采访者都表示欢迎,“国家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最起码医生在检查过程中有所顾忌,不敢为病人乱作检查。”
对于过度检查,四川省名中医、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医师钟强有着自己的看法:卫生部门早就出台了对诊疗患者的保护和对医疗机构的规范约束的相关规定,此次颁布的侵权责任法,更是从立法层面上作出了硬性规定,体现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
从医近30年的钟强近年来多次参与我市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每年都会深入各县(市、区),对县级及县级以下医院进行监督检查。据他反映,我市医疗机构的过度检查现象其实并不严重,相反,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应为病人检查却没有作检查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在近年来我市出现的数起医疗事故中,大多数都是因为检查不到位引起的。
据了解,国家对医院的医疗检查有十分严格的硬性规定,3级甲等医院在检查中必须达到70%的阳性率,如果有违规行为,将对相应的医师、科室和医院作出处罚,轻则罚款,重则吊销医师资格证甚至医院的职业资格。另外,对诊疗费用中药费的比例也有相应规定,以达州市二医院为例,药费在诊疗费用中的比例就不能超过40%。
钟强介绍,正规医院一般都有严格的医疗质量控制规定,市二医院就实行了分级护理制度,急病、重症抢救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抗生素分级使用原则等13项核心医疗制度。
如果患者对处方有疑惑,医院的医务科和药剂部门会组织专家对处方进行鉴定。另外,国家对每个病种的诊疗、检查、用药等过程都有专门的治疗指南,患者可以以此考察医生是否有过度检查行为。
钟强认为,人体的病症反映十分复杂,医生往往只能从临床反映的症状来对症下药,而患者往往由于对医疗知识的欠缺,不能全面描述自身的症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部分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会经受多种检查。采访中,钟强还建议,应大力提倡合理检查,同时医生也应增强与患者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患者的合法权益。
那么,过度检查究竟如何界定?如果遇到过度检查,患者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市卫生局纪委书记寇泽胜告诉记者,市卫生局设置了多道“红线”规范医疗行为。
据介绍,卫生局成立了专门的卫生执法监督支队,一旦接到患者投诉,会在第一时间从市医学会专家库中抽调专家进行检查分析,如投诉属实,将对医疗机构实行不良行为记分,如果一家医院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达到12分,将给予该医疗机构1到6个月的暂缓校验期,该期间内如再发生不良行为,则吊销医院的职业资格证。
同时,我市还先后出台了处方点评制度、药品网上招标采购制度和大型检查“一单通”制度,建立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档案考评制度等多项制度,从多个层面健全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按照这些规定,卫生部门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医生开具的处方书写质量尤其是检查、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考核评价。
各大医院也把规范处方书写、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纳入了医生及其科室目标考核和奖惩范畴,并把处方合格率与医生的资金发放,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医生一旦开具不良处方,卫生部门和医院将按其违规程度给予批评、罚款、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甚至吊销处方权等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