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教授提交大会的报告中,列举了一组统计数字: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中逾8成被外国跨国企业垄断;外国医疗器械在我国大医院占有率超过70%;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超过50%,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主力军,进口产品在中国已经形成了销售市场的垄断。
他提出,以往重点投入高端医疗器械的跨国企业开始关注中低端产品研发,纷纷布局中低端产品的产销,已经开始“跑马圈地”。同时,进口产品在学术理念方面的垄断更不容忽视。如全球骨科巨头美国辛迪思公司与国际创伤骨科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内固定研究学会(AO)强强联合,实行器械产品与学术理论的战略合作,在全球骨科领域成立临床治疗培训中心,推广普及AO创伤理念,使各地医院直接享用国际最先进的医学成果和医疗产品,达到双赢的效果。现在骨科学术界只要涉及创伤,就会应用AO的创伤理念,自然而然就会应用根据AO理念设计研发的辛迪思公司的产品。
骨科疾病是老龄人口中的常见病种,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趋势明显,通过骨科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很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我国每年由于运动、交通事故造成的骨创伤病人也在不断增加,治疗所需的骨科内固定系统等器械需求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骨科疾病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者近2000万人。
骨科手术治疗主要集中于骨折固定、关节置换和骨科矫形等,这类手术基本都需要相应的骨科医疗器械进行操作,因此骨科器械对于骨科治疗非常重要。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骨科进口器械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7%,国产器械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3%。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
骨科器械主要分为创伤、脊柱和关节三大细分市场。统计显示,目前,中国三大细分市场占比分别为43%、22%和35%。美国三大细分市场占比分别为30%、30%和40%。国内企业主要介入创伤和脊柱领域,由于技术和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对关节市场涉及较少。
社会需求与市场结构的巨大反差,让临床一线的骨科大夫也不得不心生慨叹。在大医院,患者需要做骨科内固定手术时,骨科医生首先想到和使用的品牌:强生、枢法模、史赛克、通用、辛迪思、蛇牌……无一不是“洋品牌”。一位临床医学专家在2009年上海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上就曾感慨地说:“国内大医院里做个常规骨科手术,大小器材多是洋货,本土医疗产品仅为输液皮管、注射器等一次性耗材,这多少有点悲哀!”
外资产品对中国器械市场垄断的危害不仅仅是加重了百姓的看病负担,从经济学角度看,进口产品价格昂贵,造成我国资金的外流。另一方面,国外器械不一定适应中国人的生理结构。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人民医院创伤科主任姜保国教授介绍,目前临床应用的国外骨科医疗器械大多是按照欧美人种设计的,临床应用中存在解剖形态与国人骨骼不匹配、手术操作难度加大、手术时间延长,增加了医生和患者的风险;但由于目前国内尚无高质量的骨科器械产品,只能被动选择不能与病人完全合适的器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
“为什么外国的医疗器械卖那么贵,患者砸锅卖铁还会去选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院士在研讨会上指出,因为医疗器械有特殊性,老百姓愿意买最好的,因此,产品质量一定要过硬。同时,建立新型的产业联盟很重要,产业联盟必须要有创新,要有研究机构、大学等共同参与。
与会专家建议,加强政府的支持与扶持,如设立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制定政策,鼓励其他相关产业进入;对自主研发的产品用于临床给予政策倾斜;加强多学科合作,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生产商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鼓励临床医生直接参与产品研发,使产品符合国人特征和病症特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确保自主品牌不受损害;打造医学装备、耗材研发生产的“航空母舰”,增强与跨国企业的抗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