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可吸收卫生材料为来自甲壳素的几丁纤维。几丁纤维实为壳聚糖纤维,它在本质上属于天然聚糖类物质,与人体有很好相容性,且能被人体组织所吸收。但由于成本太高等因素,几丁纤维并未得到推广应用。后来欧美国家又开始研制价格低廉、能为多数病人承受的可吸收卫生材料新原料,包括PLA(聚乳酸)和PGA(聚谷氨酸)及一些来自天然植物原料的物质。可吸收型卫生材料业已成为国际卫生材料业的研究开发新趋向。
据统计,目新型卫生材料总产值在发达国家已占医用敷料的80%份额,而传统纯棉制卫生材料或无纺布卫生材料仅占医用敷料市场不到20%份额。因此开发新型卫生材料对我国为数众多的卫生材料加工厂来说势在必行。
除Manuka蜂蜜我国没有资源外,其实不少新型卫生材料原料我国都能生产且产销量巨大。如:藻酸类卫生材料的原料为来自海带或裙带菜的褐藻胶,我国每年都大量出口这种褐藻胶;几丁纤维的原料为壳聚糖,我国沿海诸省大量生产并出口壳聚糖至欧美发达国家。含银离子卫生材料国内虽有研究但迄今仍未大量用于临床。至于水凝胶类和水胶体类,我国虽有医药科研单位在研究,但始终未有产品正式投放市场。
研发新型卫生材料,关键在于临床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事实上,我国卫生材料行业是一涉及几十万劳动力和数百家工厂的大产业,绝大多数卫生材料加工厂均在生产低附加值老产品,转型对它们来说谈何容易?而且,科研单位也普遍缺乏经费。生产和研究的相对滞后,制约了我国新型卫生材料的研制进度和上市速度,也形成了几十年来国内卫生材料业旧貌难改的局面。想要彻底改变我国卫生材料业的面貌,则必须加大投入并组织协调厂校合作,同时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才能为新型卫生材料的开发创造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