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这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悲剧却发生了。患者全身麻醉,正在进行手术,相邻手术室却发生火灾。六名医护人员撤离现场,病人仍躺在手术台上。火势虽不大,病人不幸窒息而亡。对此,当事方上海宝钢医院列出了很多听起来合理的理由。公众想不明白的是,照此逻辑,那这种特定的情境就无解么?病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么?
相信院方的说辞并非全是在推卸院方之责、开脱医生之责。停电导致手术台上的电子锁定装置难以解除,这就使病人缺少被抱起来就走的可能。伤者做完截肢刚缝两三针、还在大量出血,这就使贸然解除止血有危及病人生命的可能。伤者全麻没有自主呼吸,这就使拔掉呼吸机有使病人窒息的可能。发现火势变大后,两护士和两麻醉师外寻帮助,而手术台需三人才能推动,这就使两名医生发现无外援即撤离变得合理。
然而,这诸多特定情境下的合理性,却恰恰说明医院没有紧急预案,没有针对诸多危急情形而设计紧急避险的安全措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道理,有些医院未重视实践,结果就必然置患者于危险境地之中。一旦某种紧急情况发生,当然就束手无策,急时无解,把来医院求生求安的患者送入死门绝路。
这或许是此一事件最堪忧的地方。不仅是这家医院未有就特定情境下的安全避险之举,就是那些学校、厂矿、地铁、商场、高楼等等,又有谁敢说已经结合自己环境条件的特点和实际、针对各种紧急情况设计了避险措施?即使有设计,又有谁在经常性地检查措施是否失灵?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缺少叶志平式的人物。这位汶川大地震中使全校2200多名师生零伤亡的校长,其制定的经常性紧急避险演习制度,就完美地经受了地震这个极小概率事件的考验,若是突发火灾,这样的制度亦不在话下。设若上海这家医院有结合手术室环境特点的避险预案,病人又怎能陷此悲剧境地?
如果说,医院在制度层面上缺少安全预案,那么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是否尽到了责任?危急时刻,需要医生最大限度地为病人考虑,只有为病人尽了最大努力,才能问心无愧。记者: 乔子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