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磺脲类药物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类药物主要的作用机理是刺激β细胞分泌多的胰岛素,达到降糖的目的。因为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有时间性,所以这类药物往往是餐前服用。也就是说,我们在餐前服用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那么在用餐时就有更多的胰岛素来“管理”血糖,这样就能把血糖水平控制得更好。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果是长效剂型的磺脲类药物,作用是“管理”24小时血糖,服药时间般也是餐前,而且每天服用这类药物的时间要固定。
还有一类糖尿病治疗药物,我们统称餐食的降糖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两种。一种是非磺脲类促泌剂,另一种是α-糖苷酶抑制剂。非磺脲类促泌剂在市面上多见的有诺和龙、唐力;α-糖苷酶抑制剂用得比较多的有拜糖平。这些药物都是用于控制患者吃一餐饭引起的血糖升高,所以要在餐前服用。也就是说,要在吃饭之前吃药,吃完药以后就开始吃饭。
再有,就是二甲双胍类药物,临床应用得很多。由于有些患者服用这类药物后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因此一般在餐中或者餐后服用,这样会减少副作用。而该药在餐中、餐后、餐前服用,对降糖的效果影响都不太。
胰岛素是用药时间要求最严格的糖尿病治疗药。根据作用时间,胰岛素分为长效剂型、中效剂型、短效剂型和速效剂型。但药厂在生产胰岛素时,常把中效的与短效的或速效的剂型混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混合剂型。这些药物的用药时间往往有严格要求,每一种药物的说明书都为患者提供了准确用药时间,我们希望患者及家属把药物拿回家后,仔细阅读说明书,有看不明白的地方要去问医生。现在临床使用的速效胰岛素有诺和锐、优泌乐等。速效胰岛素可以在要吃饭时立即注射,并应在注射完15分钟内吃饭。这也就是说,凡是含有速效胰岛素的混合胰岛素,如诺尔锐30、优泌乐15的使用都是注射后就应吃饭。而短效胰岛素即普通胰岛素,如诺和灵R、常规优泌林等,一般在注射半小时后作用最强,故应在餐前半小注射药物。这样,可使餐后高血糖的危险度减至最小、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减至最低。同样道理,凡是含有短效胰岛素的混合胰岛素,也应在餐前半小时注射。此外,还有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和长效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N、优泌林N,长效胰岛素有来得时即甘精胰岛素以及地特胰岛素。在临床上,这些基础胰岛素主要用于睡前注射,既可有效地控制夜间至次日的空腹血糖,又可减少夜间低血糖的风险,还能提供人体白天不进食的基础状态时所需胰岛素。
不同的降糖药物,给药的时间不一样,主要是因药物机理不同。我们要很好地控制血糖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避免副作用,尤其是要注意安全性问题。对降糖药来说,安全性问题就是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要避免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所谓严重低血糖,就是低血糖引起昏迷。比如,用了磺脲类药物、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或注射了胰岛素,患者的饮食就要特别注意三个问题,即吃饭的时间、食入的饭量、进食的食物是否容易吸收。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低血糖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低血糖往往有前兆症状,此时患者还来得及采取预防措施。比如,患者感到饥饿、出冷汗、心慌、恐惧等的时侯,喝一些含糖的饮料或者吃一些饼干就可缓解。一般来讲,当患者的血糖越接近控制正常的时候,发生低血糖的频率就会越高一些。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其神经反应机能低下,所以对低血糖的警觉性、反应性要比中青年人差一些。所以,糖尿病患者自己要时时注意低血糖问题。由于注射胰岛素后,一旦发生低血糖危险性大,因此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身上一定要带有糖果或含糖饮料。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文迪亚、盐酸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是慢慢累积到一定阶段以后,才起到胰岛素增敏作用。这类药物的起效时间,往往是服药一两周以后;而作用最强的时间,是在服药后两到三个月。所以,服用这类药物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即可。由于这类药物对于餐前、餐后服用的要求不太高,患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安排、工作需要选择一个时间服用,是其优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