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国家的卫生体制中,相比儿科、妇科等专科医生,全科医生被定位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欧美一些国家甚至直接将之称为“家庭医生”。因其与居民联系密切,又直接担负着基层医疗重任,全科医生在国外地位很高,受到高度尊重。
我国地广人多,且分布不均,本该最需要、最适合国情的全科医生却一直得不到重视。因为重视不够,社会认同度不高,愿意从事全科医生职业的人少之又少。卫生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生人数只有0.73名/万人,也就是总数不到10万名,只占执业医师总数的3.5%,数量严重不足。反观其他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的数量已占到医生总数的30%~60%。这样的差距实在是过于悬殊了。
全科医生的稀缺,直接导致两个结果:其一,社区医院根本起不到转诊作用,患者大多挤到大医院看病。以前有调查说,仅有22.5%的人愿意去社区医院就诊;而卫生部门的资料却表明,本来三级医院65%的门诊病人和77%的住院病人均可分流到社区医院。于是,一方面医疗资源大量闲置浪费,另一方面患者为争抢有限的医疗资源而无奈接受“过度医疗”;其二,“看病贵、看病难”得不到根本解决,医疗支出费用也难以降下来。社区医院的治疗康复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就诊率偏低,本该给患者带来就医实惠的优势也就无法体现。
可见,全科医生在医改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既是降低医疗费的突破口所在,也是健全疾病预防的关键所在。国家提出要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并提出到2012年,每个城市和乡村的基层卫生组织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目标很具体,但要想实现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投入,让全科医生“劳有所得”。卫生部部长陈竺曾表示:要从人格和收入上尊重医生。一个上了五年大学、富有经验的社区医生,如果不能获得收入上的“尊重”,过上起码体面的生活,就会向大医院流动,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合理。3年8500亿元的医改“大蛋糕”,有多少投向了社区医院?少之又少!因而,必须明确对社区医院的投入比例,把硬件和软件同时提上来,留住全科医生,吸引转诊病人,形成和大医院的良好循环。
其次,全科医生需要社会的认同。全科医生不是过去的“赤脚医生”,也不是“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不精通”的“万金油”医生,而是可以搞定80%的常见疾病、是“小病能处理,大病能鉴别”的医生。因而,必须在政策上和资源上向全科医生适度倾斜。比如允许全科医生多点试业,在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的优先照顾……有了患者的认同,有了职业成就感,全科医生制度才会尽快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