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现在很多老百姓感觉到,会号脉、有绝活的老中医越来越少了,面对中医传承危机,我们做了哪些探索和尝试?
闫树江:在中医师承方面,我们做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让老中医具博士生导师的资格,通过考试以后,他带的学生,可以获得中医临床博士,或者中医临床硕士的学位。
目前我局正在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部分中医药院校开展了高等院校师承(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将师承教育的培养模式纳入院校教育之中。其内容是让中医院校学生在学习中西医理论知识的同时,在低年级即确定临床导师,通过临床跟师学习,随师应诊,学习、总结导师学术精华,领悟中医理论精髓,掌握临床经验,使之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和较高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从而探索出适用于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途径。
此外,我们实施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为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不让他们的经验和专长失传,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0年开始组织实施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目前,已实施了三批,一共确定指导老师1603名,培养出继承人2220名。第四批继承工作已经从2008年启动,国家开始把继承工作与学位制度衔接到一起,现在第四批有643名继承人获得了申请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的资格。
辽宁日报:据我们了解,现在国内很多中医药高校能有1/4到1/3的课程是公共基础课,包括体育课、外语课、计算机应用、政治课等,这样算下来,本科5年制的学习中,纯中医课程的学习只能有2年时间。结果导致中医学专业毕业生中医不懂西医不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就业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方面推进哪些改革?
闫树江:《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为了提高中医药院校的教育质量,我局与教育部2008年联合下发了 《高等学校本科中医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等中医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同时开展了中医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对中医药高等教育50年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回顾,对50年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相关措施形成了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我局正在与教育部开展相关研究,计划共同制定并实施《关于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
与此同时,开展了中医药院校省部局共建,并借助共建院校开展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研究及试点。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学临床型人才“院校——师承”相结合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分析系统的建设及有效性研究和基于传承的中医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的发展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西部地区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
辽宁日报:我们这里有这样一组数据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中医医疗保健服务。请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情况吧。
闫树江:现在中医对外医疗服务活动空前活跃,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医、医疗技术输出、援外医疗,展示了中医药的医疗优势,来我国接受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的外国客人逐年增加。中医药国际教育合作方兴未艾,大部分的中医高等院校与国外合作举办中医药学历和继续教育,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到我国接受中医药教育和培训的留学生人数一直居自然科学领域首位,每年完成近4000人的培养任务。中医药对外科技合作逐年增加,近5年累计投入数亿资金,一批中外合作研究项目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关注。中药产品和服务贸易稳步发展,中药年出口额已达13亿美元,已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辽宁日报:我们在采访中也发现,辽宁、四川等地高校都有很多世界各地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中药。
闫树江:不仅如此,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与外国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已经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的政府协议91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42个。总部设在我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已覆盖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学术团体。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推动了世界中医药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外交事业的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和中医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当前,中医药已成为各国民众选择医疗保健的手段之一。许多国家承认中医药的法律地位,部分国家建立了专门的中医药管理机构;有些国家还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鼓励广大患者使用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