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医学院的热情在下降,甚至连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医了。在此,简单地用执业环境恶化来解释,并不足以解释眼前的这一切。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学习压力大、社会对医生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在普遍发生着的,是所有从业者要面对的一个共性问题。不少国家的医生同样认为,自己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实际上,医学生的路越走越窄,让很多家庭看不到有好出路,才是“读医热情”被消磨的真实原因所在。
在国内,不同医学院校,教育质量各有不同。如果说,医学毕业生还只是半成品,那么,他们毕业后在什么级别的医院工作,接受什么样的住院医师培训,将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他们能够成为什么样的医生。同样水平的毕业生,一个是在三甲医院工作,另一个是在县级医院工作,3年后,他们的医疗水平很可能就会拉开差距。这是多数医学生毕业后,根本不愿意去低级医院或者边远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可能涉及工资收入。在很多国家,医生们是根据他们的职业资格级别、工种的风险与压力、实际工作量等因素,经过考核,获得统一收入的。但在我们这里,你收入如何是由你在哪一级别的医院和城市、是否在管理职位上这些实际因素决定的。一样是内科主治医师,在低级别的医院可能只能领到两三千元的工资,但在三甲医院,你可能收入过万元。你是在沿海发达城市做医生,还是在边远山区从医?你是做主任,还是一般医生?这些对实际收入的影响也很大。
这种效应下,高级医院成为人人向往之地,造成的结果是,这些职位很快就饱和了。好不容易有了职位空缺,医院只能设越来越高的门槛招收医生。当然,“拼爹”的又除外。对多数普通毕业生而言,他们只能选择到基层医疗机构或者边远地区从医。但这些职位的吸引力实在有限,领的是低薪,也学不到什么本领,还要面对一样糟糕的医患压力。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即使愿意留在城市里选择改行不从医,也不愿意去小地方。
即使在最优秀的医学院校学习,毕业后在最好的医院工作,医生们发现,他们还是比不上其他国家的同行,德国医生嫌工资低,不高兴了,他们可以到英国或者其他国家行医。印度的医生,他们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可以选择跳槽到新加坡及中国香港这些地区从医。但中国的执业医生们却没有享受到这种相同的待遇。因为我们很多的医学院校在国外是不被承认的,行医资格证书一样不被认可,医生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流动出去。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只重城市及大医院的卫生建设,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在医生收入分配上,政府要进行调整,让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医生,在一样的职位上,能够获得同样的报酬待遇。愿意到边远地区工作的医生,更应该获得额外的奖励,获得相对更高的收入。其次,向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医学院校的教育质量,让更多学校能够获得国际认可。在医生的培训上,应该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的培训,狠抓质量,确保“产品”合格。同样病情的病人,无论是在哪一级别医院就医,不同的医生给出的解释与处理应该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