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块钱逼死产妇”到轰动一时的“徐宝宝”事件,悬壶济世、祛病救人的“医德”标杆早已被类似“缝肛门”和“老汉被诊为绝经”的医界丑闻“拦腰砍断”。此次爆出的55名患者“被失明”更不由得让人对“医者父母心”的“陈年往事”发出一声冷笑。
在“经济为首,金钱先行”的医疗环境下,本应洁净无毒的“手术刀”和“注射器”开始处处沾满“利益”的细菌,颇为神圣的“白衣天使”也在“大处方”、“收红包”的暗箱操作中蜕变成了冷血势利的“白眼狼”,而病人这块“唐僧肉”却只能在挨尽宰割之后选择继续忍受公共医疗机构过分“市场化”带来的“转型”阵痛。
其实,与多花些冤枉钱相比,公众真正畏惧的是医院对患者生命价值的漠视以及拿病人当实验“小白鼠”的服务“软暴力”。据新华社报道,此次事故的罪魁祸首“阿瓦斯汀”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被美日等国的药监部门以“具有能危及生命的严重副作用”紧急叫停,而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头号“公立”医院却仍在盲目地让患者“以身试险”,到底是技术太“落后”,还是权力太“无痛”?
行医需谨慎,人命大于天。从表面上看,此次医疗事故是由于当事医生的渎职以及医德沦丧,拿患者生命当儿戏的“用药不当”所致,而从深层次来反思,恐怕绝不仅仅是医院“管理疏忽”那么简单,制度的“漏洞”和“短板”才是亟需“缝补”的关键环节。
首先,从目前大多数医院实行的“业绩考核”制度来说,往往过多注重任务量的多少而忽略对医德医风的规诫惩处,片面地用“创收业绩”和“领导意志”来代替患者的评价,这样必然会“麻痹”医疗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导致“服务惰性”和“医患矛盾”的瘟疫不断蔓延。
其次,在市场“逐利”的冲动下,新一轮医改中国家花大力气建设的“药品采购”和“药品安全预警”制度多被地方当做了政绩的“点缀”而流于形式,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仍未出台,国外不法药企的“灰色公关”和“商业贿赂”更有掏空国内医疗机构应有“公益性”灵魂的趋势。
因此,杜绝类似“被失明”的悲剧重演,除了细化对医疗事故的科学问责,加大对违规从业人员的惩处力度和医德教育外,最紧迫的还是要提速公立医院的改革步伐,健全改进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以及“进口药物”引进机制。只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确保国家8500亿的医改投入真正惠及民生,产生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