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血管进行对接,将对应的血管进行缝合,今天1:30,作为此次移植手术的主刀,朱副院长走出手术室,这也宣告这次手术顺利完成。在历经13个半小时后,这次连接两岸的生命接力也以胜利告终。
据了解,受捐患者是一名60多岁的台湾老太太,住进一中心医院已一周的时间。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找到匹配的肝源,并完成肝脏移植,连一中心医院的朱副院长都说“老人家真幸运”。
据朱副院长介绍,由于肝脏的捐献者是个6岁的儿童,肝脏的重量只有不到500克,所以,这也就要求被移植者的体重不能过重。这个老太太不但体重较轻,而且肝部只是有两个小肿瘤,病情也比较稳定。经过家属同意,最终,这份得以让生命延续的“幸运”落到了她的身上。今天凌晨手术成功后,这位老太太还将在重症监护病房内观察三四天,如果没有其他意外情况的话,大约一周后就可以下地自由行走。
据介绍,捐献者的父母是海南人,在广东东莞打工,6岁的女儿溺水,经过抢救,医生还是没能挽留住女孩,医院于昨天上午宣布女孩脑死亡。在接受沉痛打击的同时,女孩的父母希望女儿的生命能够得到延续,于是主动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取得了联系,愿意捐献女儿的肝脏。
远隔几千里,为何一颗在广东被捐献的肝脏能够快速地移植到远在天津住院的患者身上呢?朱副院长解开了这一谜团。据朱副院长介绍,今年4月,卫生部委托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开发完成了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简称“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而这次的“千里送肝”也正是依附于这套系统完成,这是该系统建立后,国内完成的首次跨省移植。另外,此次移植的这个肝脏,到目前为止,是一中心医院接收的年纪最小捐献者的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