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environmental hygiene),研究人类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卫生状态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
环境一词含义十分广泛,从医学的角度说,环境是指人体以外的物质因素和物质条件。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还包括人类生活居住的社会环境。
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三大类:物理性因素(如噪声、震动、放射性物质、射频辐射等);化学性因素(如有毒化学物质、重金属、农药等)和生物性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它们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空气、水体、土壤和居住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其中以化学性因素最为重要。
环境卫生工作涉及地方病防治、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住宅建筑规划、市政工程、城市清扫和废弃物处理、市容管理、交通噪声管理、园林绿化、城乡给水和水利工程、工业废弃物排放管理、公共场所和服务行业卫生管理、个人在公共场所的卫生行为等很多方面。由于环境卫生涉及面较广,因此它属于一门多学科性、多专业性的学科。
环境卫生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空气卫生。②饮用水卫生。③土壤卫生。④住宅卫生与居民区规划(见住宅建筑设计卫生)。⑤公共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对于预防疾病、保护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公共场所一般指:旅店、影剧院、公共浴室、理发馆、舞厅、音乐茶座、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馆)、商场、候车(机、船)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条件主要指:室内空气、水质、微小气候(温度、湿度、风速)、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等卫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