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理论最早记载见之于《灵枢经》第五篇即根结篇,“四根三结”由窦汉卿在其著作《标幽赋》中提出。十二经脉运行气血,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十二经脉经气的根在肢端各井穴,四根即是指四肢。十二经脉的结分别在头面与躯十,为头、胸、腹三结。
足太阳经根至阴,结于命门即是目,其对应的穴位是睛明。足少阳经根窍阴,结于双耳部似窗户,其对应的穴位是听会。足阳明经根厉兑,结在鼻旁迎香或址额角头维部。足太阴经根隐白,结是在胃腑,其对应的穴位是中脘。足厥阴经根大敦,结为胸中膻中玉堂处。足少阴经根涌泉,结在廉泉穴,位于颈部。
《灵枢经。根结》仅列足六经的根结,手六经的根结由今人补写,其依据是经典著作中根结的定义,参考十二经标小部位与十二俞募穴的记载,同时结合了临床实际。
手太刚经根少泽,结在目,即手太职经的两络,目的内、外眦,其对应的穴位是睛明、鱼腰。手阳明经根商阳,结是鼻,其对应的穴位是迎香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手少阳经根关冲,结于耳,其对应的穴位是耳门穴。手太阴经根少商,结于肺脏,其对应的穴位是中府、天突。手厥阴经根中冲,结在心包,其对应的穴位是臣阙处。手少阳经根少冲穴,结在心内,其对应穴位是膻中。
十二经脉的十二井穴皆为根,而结则是在不同的器官,位于头、胸、腹三部。许多经脉的结都不在本经上,要离开本经找结处。临床上用“根结”理论指导,取穴配伍,治疗疾病其效果如击鼓应声而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