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之间的传变,除按照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传变外,还与五脏生理联系有关。如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之间的病变都可以相互影响。由于五脏之间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各不相同,其产生的病变也各有特点。在心与肺之间,主要是心主血脉与肺主气、司呼吸病变的相互影响;心与脾之间,主要是心主血与脾生血病变的相互影响;心与肝之间,主要是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肝主疏泄(情志)病变的相互影响;心与肾之间,主要是心阳(火)与肾阴(水)不相交济与精血亏损病变的相互影响。
六腑之间的传变,主要与其结构和功能联系有关。如胃、小肠、大肠、胆等之间,在结构上是相连的,它们各司其职又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传化水谷的任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以若其中一腑发生病变,势必累及到其他的腑。如胃病腐熟功能失职,常易影响小肠的化物和分别清浊功能;大肠传导不利,腑气不通,常致胃气不降,甚则气逆;胆失疏泄,可影响胃与小肠的腐熟和分别清浊功能。
脏与腑之间的传变,主要通过脏腑的表里关系进行。如心火下移小肠,可致尿赤、尿痛;大肠传导失职,可致肺失肃降而喘咳;胃纳失职可以导致脾失健运,出现腹满、泄泻;肝病可以及胆,形成肝胆俱病;肾虚气化失司,可以导致膀胱贮尿、排尿功能失常等。
脏腑疾病能否传变,与脏腑的正气强弱和功能状态有关。脏腑正气虚弱,则易发生传变;脏腑正气充实,则不易发生传变。此外,病邪的强弱,病证的性质,治疗是否及时得当,都会影响脏腑的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