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及好望角芦荟的液质经浓缩的干燥物。前者主产于非洲北部及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岛,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药材称老芦荟,质量较好。后者主产于非洲南部地区,药材称新芦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全年可采,割取植物的叶片,收集流出的液质,置锅内熬成稠膏,倾入容器,冷却凝固,即得。
1.热结便秘。本品苦寒降泄,既能泻下通便,又能清肝火,除烦热。治热结便秘,兼见心、肝火旺,烦躁失眠之证,常与朱砂同用,如更衣丸(《本草疏经》)。
2.烦燥惊痫。本品有较好的清肝火作用。用治肝经火盛的便秘溲赤、头晕头痛、烦燥易怒、惊痫抽搐等证,常与龙胆草、栀子、青黛等同用,如当归芦荟丸(《医学六书》)。
3.小儿疳积。本品能杀虫疗疳。用治虫积腹痛、面色萎黄、形瘦体弱的小儿疳积证,以芦荟与使君子等份为末,米饮调服;或配人参、白术等益气健脾之品,如肥儿丸(《医宗金鉴》)。
1.《药性论》:“杀小儿疳蛔。主吹鼻杀脑疳,除鼻痒。”
2.《开宝本草》:“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瘘,解巴豆毒。”
3、《本草汇言》:“卢会,凉肝杀虫之药也。凡属肝脏为病,有热者,用之必无疑也。但味极苦,气极寒,诸苦寒药无出其右者。其功力主消不主补,因内热气强者可用,如内虚泄泻食少者禁之。”
1.化学成分:含芦荟大黄素苷、对香豆酸、少量α-葡萄糖、多种氨基酸等。并含微量挥发油。
2.药理作用:芦荟蒽醌衍生物具有刺激性泻下作用,伴有显著腹痛和盆腔充血,严重时可引起肾炎。其提取物有抑制S180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的生长,并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芦荟研粉或制成浸膏可治疗多种肠胃疾病,用于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可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治疗糖尿病,并对痤疮有较好疗效(陕西中医函授2000,3:16)。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国外报道,美国以芦荟为原料做成的食品为健身补品,饮用芦荟汁可以预防感冒及扁桃腺炎;日本、美国有人以芦荟制成芦荟膏对皮肤粗糙、雀斑、肿疮都有疗效。
4.不良反应:本品可引起局部接触性皮炎,并对肾脏有一定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