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须知》井泥不食,慎之。凡井以黑铅为底,能清水散结,人饮之无疾。入丹砂镇之,令人多寿。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取天一真气浮于水面,煎滋阴剂及炼丹药用。阿井水味甘咸,气清性重。[10]《药性切用》井泉水:平旦新汲为井华水,疗病宜人,有益阴清热之功。[11]《金匮要略》用于煎煮治疗中风历节病的风引汤,其病机为阳热内盛,风邪内动的证治,由于风热内侵,阳热炽盛,上扰于头,气血逆乱,故见头面赤色、神志不清;气血不行于四肢,故瘫痪;热伤营血,无以滋养筋脉,热盛炼液成痰则见惊痫。方用井华水煎煮,井华水气味甘咸,滋阴降火,解热闷,除烦渴,通九窍,宜煎补阴之药和痰火气血药,对于风邪内动的中风历节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汤剂是我国中医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药物剂型,也是发展最成熟、疗效最稳定的剂型。清代徐灵胎撰写的《医学源流论》中谈到:“盖汤者,荡也,其行速,其质轻,其力易过而不留在荣卫肠胃,煮其效更速。”[12]汤药具有疗效稳定、易吸收、起效迅速、制备条件广泛等优点,是中医治疗疾病所用药物的主要剂型之一,是我国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中总结的最行之有效的剂型。《千金要方》序:“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13]《圣济经》:“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涤除邪气者,用汤最宜。伤寒之治,多先用汤者以此。”[14]《伤寒论》中载有112个方剂,其中汤剂就有98个,可见仲景先师对汤剂的效果是非常认同的,至今,汤剂仍然是中医药治疗最主要的形式。
汤剂的疗效与其煎煮的过程密切相关,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又曰:“观夫茶味之美恶,饭味之甘饧,皆系于水火烹饪之得失,即可推矣。”可见,茶饭的烹饪,其水火的精良与否都会影响到味道的美误,都是至关重要,更不用说用来治病救人的药物,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药物选取优质、合适的水的重要性,在现代汤剂煎煮中,选取优质的水对疗效的提升是无法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