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
一般来说,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再进一步则五脏之中,也有阴阳可分:心、肺同居胸部(上部)属阳,肝肾同居腹部(下部)属阴;每—脏腑就其功能而言.又有阴阳之分:如心阴与心阳,肝阴与肝阳,肾阴与肾阳等等。人体的上下内外皆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而阴阳学说又概括了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律液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也是阴阳运动变化的过程,所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和“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昧,化生精,气生形”等,都是用阴阳关系来阐释机体内部精、味、气、形互相生化的过程,而这种复杂的生化过程也是机体新陈代谢生理活动的表现。总之,阴阳之间相对的协调平衡是健康的标志,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即据此而论,反之则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疾病发生的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然而用阴阳学说来分析,无非是“阴阳反作”。即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协调和谐,使阴阳失去平衡。所以“阴阳失调”是体内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失调的总称,是一切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也是阴阳矛盾互相斗争的过程,一方的偏胜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偏衰,—方的不足也必然引起另一方的有余,所谓“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各种临床症状是阴阳偏盛或偏衰的具体表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临床上,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病理现象,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如原先病证的性质属于阳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也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阳证。所谓“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构成了错杂的病理变化。如果病至极期,或治不得法,而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即告终止;如果能及时治疗,使矛盾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统一,那么疾病亦可康复。
阴阳也是诊察疾病的总纲,故古人强调“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既然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的结果,各种不同的疾病也可分为阴阳两大类,医生就可以运用四诊的手段把临床采集得到的各种症状,据阴阳理论来分析综合而确定诊断。例如,从诊察色泽而言,色泽鲜明为病在阳分,色泽晦暗为病在阴分;从声息而论,语声高亢宏亮、言多而躁动者多属阳证(实证、热证).语声低徽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阴证(虚证、寒证);从脉象来讲,可据其部位、搏动次数、有力无力、形态来区分证的属性。《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浆之有纪.从阴阳始。”辨证的关键在于以阴阳为纲。张介宾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因此,阴阳是“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中的总纲,在中医诊断学上有着头等重要的地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治疗疾病的根本宗旨,是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燮理阴阳的动态平衡。“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针刺法中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原则。明代医家张介宾根据病变中阴损可及阳,阳损可及阴的机制,提出了著名的治疗方法:“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蔷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再多,其基本准则无非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从阴阳学角度来看,也就是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阳虚者补阳,阴虚者养阴;阴阳两虚者,调补阴阳。总之,诊治疾病,主要根据病证的阴阳盛衰情况,来确定治疗原则;然后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药物以纠其偏,令其和平,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