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针(一)取穴主穴:分2组。1、内关、足三里;2、心俞、三阴交。
配穴:胸闷心悸加神门、通里、膻中、心脏点,下肢浮肿加阴陵泉,呼吸困难加肺俞、列缺,肝脏肿大加肝俞、太冲,水肿加水分、肾俞、复溜、腹胀加天枢、气海,咳血加肺俞、孔最,纳差加脾俞、膏肓。
(二)治法主穴每次选一组,两组可交替轮用。配穴则据症选取1~2穴。内关穴,双侧同时进针,针尖略向肩部方向,并作提插探寻,使感应向上放射,同时捻针,以中等刺激量,捻转幅度120°~180°,频率80~100次/分,捻转2分钟后留针。心俞穴,选准穴位后,在旁开3~5分处进针,针体呈45°角刺入,并缓慢进针1.5~2寸,针尖遇有抵触感(触及横突根部),将针提起1~2分,略作提插捻转,当产生由背向胸前传导的麻胀感、闷压感及揪心感时,作轻刺激量手法,手法操作同上。余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手法为捻转结合小提插。留针15分钟,留针期间可施行括针术,即以拇指甲轻括针柄数下。开始可每日或隔日1次,待一疗程后改为隔日1次或每周2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树图思维导图`搜集整理。
(三)疗效评价疗效标准:采用评分制。胸闷、气急或心悸好转一级各为1分,失眠、胁胀、胸痛、浮肿消失各为1分,肝肿大它们小大于1厘者为1分,心功能好转一级为1分。显效:上述分数总合>4分者;有效:上述分数总合在1~3分之间者;无效:上述分数总合不到1分或死亡者。
共治疗174例。按上述或类似上述标准评分,显效63例(36.2%),有效93例(53.4%),无效(包括死亡)18例(10.4%),总有效率为89.6%。发现疗效明显者,X线示右上肺静脉扩张较前减轻;超声心动图示EF下降速率较前增快,左室舒张期内径缩小,PEP/LVET比值减小,cAMP增高,cGMP亦轻度升高;原皮质醇分泌增高者降低,原降低者增高。另外,用腕踝针治疗各种心脏病并发房颤,结果以风心病并发房颤的疗效为差。
风湿线位置:位于耳舟中,自锁骨穴至肘穴间连线,本穴呈线状。
(二)治法每次取2~3主穴,1~2个配穴。开始可以针刺为主,体质强者针双侧,体质差者针单侧,并接通电针仪,以密波刺激,开始刺激强度宜轻,以后逐渐加强,时间为45分钟左右,随症情好转,延长留针时间。当病情趋向稳定,可用磁珠(380高斯)贴敷配合针刺,即一耳针刺,取针后在另一耳贴敷磁珠。方法为将磁珠先置于0.7×0.7厘米见方之小方块胶布中,于所选穴位测得敏感点后贴上,并作按压。值得一提的是,对本组处方中主穴心穴的位置,有不同意见,有认为在原心穴之偏内上或偏内下部位,有认为在耳甲腔最凹处,须作仔细测定。耳针在心衰期间或治疗初期可每日1次,待症状改善后,可改为隔日1次或每周2次。穴位据症情变化而更换,以3个月为一疗程,停针7天,再作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治疗115例,治疗前心力衰竭Ⅱ度和Ⅲ度者共88例。Ⅰ度心衰27例。治疗后,心力衰竭Ⅱ度和Ⅲ度仅6例,Ⅰ度心衰34例,死亡6例,而其他69例心功能恢复。同时劳动力也得到了恢复,治疗前115例中,全休77例,半休28例,无1例全班;治疗后,除6例死亡外,全休5例,半休44例,全班达57例。表明耳针是有一定疗效的树图思维导图`搜集整理。
综合法(一)取穴主穴:分2组。1、内关、郄门;2、间使、心俞、肾俞、脾俞。
配穴:分2组。1、神门、心、交感、肾、肺、肾上腺(均为耳穴);2、阴陵泉、阳陵泉、曲池、外关、丰隆、神门、中脘、足三里、肺俞、三阴交、太冲。
(二)治法主穴行穴位注射。在本病发作期,选第1组穴,以5%葡萄糖液2毫升加丹参注射液2毫升行交替注射;配合备用第1组穴(耳穴)行耳针治疗,每次选3~4穴;在症状改善后,则改用第2组主穴行穴位注射,每次取2穴,药物同上;同时以配穴之二组穴行体针及有针治疗,每次选2~3个体穴和3~4个耳穴。选时宜辨证,如抗风湿用阳陵泉、阴陵泉、曲池;强心安眠用神门、三阴交等。另,如有风湿活动者用复方当归注射液2毫升,心衰用辅酶A100单位行穴位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
(三)疗效评价共治423例,显效54例,有效292例,无效77例,经10余年随访观察,总有效率为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