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端粒酶过度活跃以及端粒长度二者与长寿有关。这篇研究报告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杂志上。
端粒(Telomeres)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在衰老、癌变及其他生物学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细胞每分裂一次,其端粒就相应磨损一部分,当端粒变短细胞停止分裂时,即进入细胞衰老期(cell senescence)。
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以德系犹太人(Ashkenazi Jews)为研究对象,并将实验参与者分为三组:第一组86名平均年龄为97岁身体健康的老人;第二组为175名这些老人的后代;对照组为93名父母均是正常寿命的子女。课题组希望通过该项研究回答两个疑问:1)寿命较长的人是不是有更长的端粒?2)如果是,那么端粒较长是否与编码端粒酶的基因发生变异有关?通过研究发现,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都为“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课题组发现,寿命更长的人其端粒的长度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保持得更好,长寿的部分原因也可能和细胞内负责端粒维持的基因发生有利变异有关。
而且,研究人员发现,长寿的老人基因组所携带的突变基因能够使产生端粒酶的系统过度活跃,从而能够更高效的维持端粒的长度,这些老人中大多数还能幸免于诸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老年人常发生的疾病。
这项研究表明,端粒长度以及端粒酶基因变异这两个原因将使人类的寿命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