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物活性陶瓷重建萎缩牙槽嵴的方法有骨膜下隧道法、粘膜切开法、颗粒型或多孔块状种植体植入法等,临床广泛应用的是采用颗粒型生物陶瓷做牙槽嵴粘膜下隧道植入。
1.术前准备:了解病人全身健康状况,排除手术禁忌证;查血常规;摄X线颌骨全景片;术前2~3天停止戴用旧义齿,让牙槽嵴粘膜充分休息;制作全颌石膏模型,取颌位关系记录,上架,在架石膏模型上划出陶瓷颗粒植入的范围线,确定牙槽嵴升高程度,用以指导外科手术;术前30min给阿托品、鲁米那钠。
2.陶瓷颗粒选择:选用适量的颗粒型HAC或BGC,重建下颌全牙槽嵴。一般需用陶瓷颗粒量为8~10g.重建部分牙槽嵴,则视其骨缺损范围及程度而定。
3.切口常规消毒,行局部阻滞麻醉。在相当于尖牙区的牙槽嵴处,从牙槽嵴顶向前庭沟方向做垂直切口,长1.2~1.5cm,切透骨膜达骨面。该切口既适合全牙槽嵴重建,也适用于后部牙槽嵴重建。对手术范围较小者,垂直切口做在牙槽嵴萎缩区以外0.5cm处,使切口下方为骨面组织,以确保切口的愈合。如只做前部牙槽嵴重建手术,以选用中线切口为宜。
4.形成骨膜下隧道用特制的骨膜分离器在牙槽嵴上方沿切口经骨膜下准确、缓慢做潜行剥离,剥离范围参照石膏模型所画增大范围,不可向颊或舌过多分离,以免植入的颗粒向颊或舌移动过多而影响牙槽嵴塑形。完整掀起粘骨膜,形成大小、长度合适,形状规则的骨膜下隧道。术中注意保护颏神经及伴随血管,切忌过分牵拉或锐性分离。将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5.种植体植入将与生理盐水或自体静脉血液混合的陶瓷颗粒装入特制的推注器内,将推注器前端插入骨膜下隧道,徐徐注入陶瓷颗粒。注入隧道中的植人体应适量,过多可因张力太大而致伤口裂开,太少或松紧程度不一致,可使形成的牙槽嵴出现凹凸不平,牙槽嵴不丰满。
5.塑形及缝合术者用手指在牙槽嵴的颊舌侧轻轻推压,让陶瓷颗粒在隧道内均匀分布,使重建牙槽嵴的高度、大小合适,形态规则自然,表面平滑,近似堤状。切口做褥式加间断缝合关闭。为了防止陶瓷颗粒向颊舌侧移位,在受植骨床与植入颗粒间的衔接面做贯穿颊舌侧的褥式缝合。
6.术后处理术后给抗生素5~7天,嘱7天拆除切口缝线,12~14天拆除贯穿颊舌侧的褥式缝线,保持口腔清洁卫生。10天内食流汁食物,1月内进软食。术后切勿戴用旧义齿,以免因外力作用而造成颗粒移动下塌,影响重建牙槽嵴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外形。术后2个月,视新建牙槽嵴形态可考虑唇颊间加深术,术后2~3个月才做义齿修复。
(三)预防颗粒型生物陶瓷移位的措施
单纯用颗粒型生物陶瓷植入骨膜下隧道存在颗粒凝聚作用差、成形难、塑成的较高牙槽嵴易发生颗粒向颊舌侧移位。粘骨膜下隧道的颊舌边缘与牙槽骨的愈合还未牢固时,牙槽嵴一旦遭受过大外力也易引起颗粒向颊舌移动变形,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
1.重视骨膜下隧道的形成骨膜下隧道的大小和剥离范围应参照外科指导模型划定的增大范围,形态应规则,使形成的隧道恰好位于牙槽嵴顶的正上方,切忌过分偏于颊侧或舌侧,未分离的粘骨膜能有效地限制颗粒移动。
2.骨床上做颊舌贯穿缝合受植骨床与植入颗粒的衔接面做贯穿颊舌侧的水平褥式缝合,缝线应延至术后12~14天拆除,这是预防颗粒移位的有效方法。
3.陶瓷颗粒与纤维蛋白粘合剂混合纤维蛋白是一种无毒、无抗原性,不影响机体免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高度粘附性的糖蛋白。将陶瓷颗粒与纤维蛋白粘合剂混合,可形成具有良好可塑性的复合材料。用这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复合材料植入骨膜下隧道,不仅能重建较理想的牙槽嵴外形,而且不发生术后早期陶瓷颗粒移位,能与骨组织产生骨性结合。
4.陶瓷颗粒与胶原混合。胶原是从牛皮或猪皮中提制出的一种抗原性较低的物质,可发生生物降解,降解后被纤维组织或骨组织替代。陶瓷颗粒与胶原混合,胶原的粘结力可使颗粒凝聚为整体,植入后成骨速度快,颗粒起中心支架作用,胶原则促使肉芽组织长入,并对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起营养作用,可与骨组织获得良好的贴合,易保持植入体的位置和外形,增高的牙槽嵴能迅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