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临床试验表明,肾移植受者使用EC-MPS的治疗效果与MMF相同。也有证据表明,在维持治疗阶段,口服MMF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肾移植患者换用EC-MPS可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项随机、双盲、前瞻性临床试验表明,在稳定的肾移植受者中,由MMF转换至EC-MPS的患者(159例)与维持应用MMF的患者(163例)在移植后第3和12个月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但前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症状评分低于后者;两组间活检证实的急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亦相近。上述结果表明,在肾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阶段,由MMF转换至EC-MPS具有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项对260例肾移植受者的两年随访研究表明,由MMF转换至EC-MPS后,免疫抑制治疗依然有效,且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良好。
一项对144例肾移植受者为期30个月的随访研究表明,EC-MPS联合应用微乳化环孢素A(CsA)和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使移植物功能稳定且存活率良好。
在一项多中心、开放性前瞻临床试验中,纳入177例由MMF转换至EC-MPS(因胃肠道反应)和101例维持性使用MMF(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肾移植受者,比较两组间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心理总体舒适指数(PGWBI)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基线水平时,转换组评分显著差于维持组;在随访过程中,转换组的各项评分获得显著改善,且优于维持组。上述结果提示,当出现胃肠道不良时,将MMF转换至EC-MPS可使患者胃肠道症状和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
在一项纳入728例肾移植受者的前瞻性临床试验中,将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口服MMF肾移植患者转换至EC-MPS治疗,结果表明,在3个月的随访期内,患者的GSRS均可获得持续改善。
在最近一项纳入1709例肾移植患者的大规模、单中心Ⅲ期临床试验中,研究者发现,与MMF组相比,EC-MPS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和肾活检证实的排斥反应发生率、胃肠道不良反应所致药物减量或停药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此外,EC-MPS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亦有降低趋势,其中,真菌感染率显著低于MMF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