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口腔中最后面的牙齿,医学上叫第三磨牙,俗称智齿。
由于人体各部退化过程存在着不均衡性,即颌骨退化速度比牙齿的退化速度要快,故而牙数量与颌骨量不相适应。这就导致了智齿萌出障碍,也就是常见的智齿阻生、埋伏、错位、重叠及先天缺失等现象。有关调查表明:我国16~25岁人群中智齿的萌出率为54%;在已萌智齿中阻生和错位约占44%,其中发生在下颌者约是上颌者的2.5倍。
智齿发生阻生或错位时,大多已丧失了咀嚼功能或已出现功能障碍,亦可造成许多并发症而危害人体健康。
智齿冠周炎智齿阻生时可呈垂直、前倾、水平、横向、倒置等不同方向萌出。当其部分萌出时,牙冠周围常被牙龈组织不同程度地覆盖,以致在牙冠与牙龈之间形成一个牙龈袋,深度超过2~3毫米时,常导致病理变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于此袋内易于食物残渣潜藏和细菌的繁殖,当龈袋处遇有创伤或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发生炎症。智齿冠周炎的好发年龄在20~25岁,几乎95%发生在下颌。常表现为冠周组织红肿疼痛,以致影响咀嚼,吞咽,还常伴有张口困难及发烧,林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若炎症未及时控制,还可向颌周、颈部扩散,形成组织间感染、颌骨骨髓炎,甚至还可发生败血症、心包炎等严重全身并发症。
龋齿智齿的阻生或错位易使食物残渣嵌塞在第二磨牙与智齿的牙间和牙周缝隙中,很不容易清除,常发生龋齿。据调查;下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平均龋患率为16.4%,不同年龄阶段龋患率有显著不同,20岁时仅为3.7%,50岁则高达27%.可见,拔除阻生或错位智齿是预防第二磨牙龋坏的关键,而且对已发生的较浅的龋变也可能使其不再发展。
牙列不齐14~18岁是智齿萌生的最活跃时期,但因颌骨骨量与牙量间的不平衡,可供智齿萌出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智齿萌出运动的推动力常是造成牙齿拥挤和排列不整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萌出运动的持续推动力只要有4~5克,就足以对第二磨牙产生影响。因此,第二磨牙发生错位,扭转等较为多见,约占牙颌畸形患者的20%左右,其中约有80%发生在下颌第二磨牙;以青少年居多,女性约是男性的1.6倍,第二磨牙的错位,会使上下方的咬颌接触面积减少,人的咀嚼功能明显降低。
邻牙及支持组织的吸收
下颌智齿的牙胚在发育过程中,牙的长轴本来是向前方倾斜的,只是在有足够下颌发育时才逐渐直立萌出,当萌出过程中受阻于第二磨牙时,该处就会产生附着第二磨牙牙根表面的毁齿细胞。毁齿细胞可释放出溶蛋白酶而使牙根逐渐吸收,严重者可使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根完全吸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而且阻生智齿与第二磨牙间常存在的慢性牙周炎也会造成牙槽骨的炎症性吸收。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下颌智齿的阻生或错位常会与上颌第二磨牙发生咬颌干扰而导致下颌病理性后缩,这是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原因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的弹响、疼痛和下颌运动的异常,咀嚼肌的疼痛、耳鸣、舌痛等症状。许多患者在拔除阻生或错位的智齿后,由于阻断了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潜在因素而取得了明显疗效。
智齿周围囊性病变
颌骨的牙源性囊性病变好发于未萌出的埋伏牙,而下颌智齿萌出受阻的机率又最高,显然是主要的好发部位,当囊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度,颌骨可发生膨隆变形,遇有继发感染,还会反复肿痛,严重者还可造成病理性骨折。
口腔粘膜发生癌前病损
阻生和错位智齿的牙龈和颊粘膜,可因牙冠边缘的长期机械刺激或反复咬伤,而使粘膜发生溃疡、糜烂、组织异常增生及白斑等病理损害。如此长期的创伤修复再创伤过程会影响口腔粘膜上皮的正常角化而发生癌前病损,进而诱发口腔粘膜癌变。
因为阻生和错位智齿会对口腔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故应早期预防性拔除。已发生并发症的智齿,原则上也应及时拔除。
当然,功能正常的智齿,以及通过手术除龈可正常萌出的或可矫正智齿,都应保存。因义齿修复需要,可做为基牙的各种智齿,以及因全身健康原因不能拔除的智齿,也应尽量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