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出发,将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精神活动与生理活动视作不可分割的整体,凸显神对形的统率作用,因而具有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特色。这是西医和西方科学在理论基础上所没有的。
中医学认为人乃万物之灵,最为宝贵,对人和人的生命必须敬重。敬重人就是敬重天道,这是中医学的起点。因此,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舍己救人,不问贵贱贫富,亲疏愚智,普同一等,成为大医精诚。
中医敬重人和人的生命,所以从不把病人看作消极被动有待处置的对象,而是看作有人格的能动的主体。诊治处方,一定与病人平等商量,为病人保守隐私,让病人了解病理病机,求得病人的配合。
中医强调,人从事社会活动,有思想感情,处于一定的社会和自然的生态环境,这些对于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因此,无论诊断和治疗,中医要求把病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因素考虑进去,指出过度的情志不仅会使气运失常,还可能造成器质上的损伤。而恢复和保持健康,则须要提高精神境界,协调人际关系,正确对待生活,使心情平和、恬静、愉悦,还要懂得防病养生的道理,杜绝不利治疗和健康的行为。所以,中医诊疗实行形神合一、以神统形的原则,而不把疾病和治疗看作纯系形体和技术之事。
中医学主张防重于治,注重养生。中医学的养生观博大高远,认为养生的动机和毅力应出自高尚的人生目的和社会责任感。养生的方法以心理卫生和心的调摄为首要,并要求将养自我、养他人、养万物统一起来,讲明此三者相互促进,相互为用。在中医学看来,个人的健康,人类的健康和万物的和谐发展是相需互依的整体。每一个人不仅要自己养生,还要帮助他人养生,还要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才能把精、气、神之养统一起来,才是完整的养生。
人是生物机体、心灵道德和审美求真的统一,是形和神的融会。现代医学已开始意识到,医学的职责应当从治病转换成治人。而中医学从来就是按照这样的思想为自己定位。
目前,尽管西医在全世界占统治地位,但以还原论、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学越来越多地暴露出致命的缺点。1998年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对美国及其他22个发达国家的调查结果表明:因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导致死亡的人数,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依靠科学发明而制造的药物竟然成为人类的第四杀手,这不能不让世人震惊。
医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生命,可是现代医学所依据的方法本质上却是反自然、反生命的,它总是把复杂性当作简单性来处理,因此不能不陷入许多误区和死胡同。近年来,自然疗法,即不采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的疗法已成为新兴的“第四医学”,受到广泛欢迎和关注。而中国传统气功正是一种理想的自然疗法,同时又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它把人与自然,心理与生理,道德修炼与治疗保健很好地统一起来。这就是世界“气功热”的原因。据悉,美国不少医科大学成立了“自然疗法系”,专门研究以中国气功为主的各种非药物疗法。
一些片面受西方科学思想影响的人,鉴于中医药理论与西方科学在形态上迥然不同,坚持不承认中医学是科学。他们的错误在于把产生于西方的科学当作衡量一切认识的标准,而不是把是否获得了理论形态的真理当作科学的标准。他们将科学方法绝对化,认为西方科学采用的方法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唯一方法,中医学的方法与之不同,因而中医学不是科学。这就颠倒了科学方法为科学认识服务的关系,实际是以科学的非本质特征取代科学的本质特征。还有一些人,虽然承认中医药是“宝库”,但非要将这个“宝库”西化方心安理得。他们既不晓得这条路根本走不通,也不晓得中医的价值正在于中医不是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