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守旧的思维习惯。企业绝大多数员工总是喜欢按习惯的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熟悉的事物有一种亲切感,越是目前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越差。很多人具有守旧的思维惯性,其结果是表现出安于现状的惰性和对学习新知识的抵触、对改变原有工作习惯的恐惧,缺乏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这是企业变革的最大阻力因素,因为企业变革不只是企业领导的事,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
2.注重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的陋习。许多员工包括部分管理层领导把自己定位在打工者的位置上,这种错误的定位导致员工缺乏大局观念和责任感。他们往往会产生失去原有职位的恐惧和失去原有权力的担忧等,出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他们对企业变革产生抵触行为或谋权活动等,从而阻碍了企业变革。
3.传统企业文化的特有惯性。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在企业经济活动和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传统企业文化的特有惯性是指企业文化具有稳定性,它存在于组织中的每个员工的信仰、价值观和规范之中,一旦形成,不容易变化。它是特定内、外环境下的产物,当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文化也应随之变革,否则,传统的企业文化就会变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阻力。
4.传统企业文化中创新文化的缺乏。由于企业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同一化,新聘任的员工在同事的影响、要求或者约束下,会逐渐适应或者效仿企业共同的思维及行为方式等,这种同一化会扼杀员工个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这实际上就是企业共同价值观与个性理念文化的冲突。如果企业文化缺乏这样的创新精神,就会直接导致企业的固步自封和落后。
5.跨文化冲突。经济全球化使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的新趋向。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也在向跨地区跨行业的横向联合方面发展,同样存在跨文化管理问题。在跨文化企业中,员工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无形中就会导致企业管理中的混乱和冲突,使决策和执行活动变得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