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改制不应搞行政嫁接,防止"一刀切",应因地制宜探索企业改制新路子。个别地区和部分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把亏损严重的企业压给优势企业,采取资产剥离的办法,把企业的优质资产、经营设施集中起来,组建新的股份公司,把大量的债务和需要市场消化的资产挂起来等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行发展规律,企业的选择和职工的意愿得不到尊重。同时,大量的闲置资产被剥离分流,容易造成部分国有资产流失和不良资产的迅速膨胀。因此,在企业改制工程中,要真正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和广大职工的正确选择,积极探索"政策引导、企业自愿、职工拥护"的企业改制路子。
(二)、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注重经营特色,提高商品销售辐射能力。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应先行一步,在其周边的县城、农村集镇选择一些商品作为自己的分店、连锁店、代销店,统进分销,把工业品送到千千万万的农民手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建立以财务管理中心,以资金管理为重点的企业管理机制,企业改制后,必须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各项管理工作,重点突出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突出成本费用管理。通过把握资金流向,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增强经营管理人员资本经营、资金运行和预算管理的意识,学会通过财务分析的方法改变营销策略和资本运行;加强预算计划控制和投资管理,降低库存储备,清理往来账项,加速资金周转,建立并逐步完善模拟市场利润责任制。
(四)、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首先,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改制企业的下岗职工按时领取基本生活费。其次,要通过兴办"三产"、职业培训、推荐上岗、自谋职业等途径来扩大再就业渠道,提供再就业机会。再次,还要转变下岗职工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企业改制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广,实施难度大,要求政府提供财政税收、银行信贷、国有资产、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政策配套措施,如何在规模较大的企业施行会计委派制等工作,就为企业改制和改制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