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相关通知,地方发债后募集的资金,将被限定用于中央财政投资地方配套的公益性项目,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所谓公益性项目,主要是指包括铁路、公路、民生、教育等项目,与4万亿投资密切相关。从上述资金使用限制内容看,资金使用的风险已被政策面屏蔽。
兴业银行一资深债券交易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预期1~2年以内,国内经济发展的兴奋点主要是围绕“4万亿”展开,相关领域的债券会得到市场更多的认可。
另据介绍,由于地方债投资大型基建项目,还款周期一般会超过5年,通常会由地方政府先付息,到期后再偿还本金,安全性较高。
有银行人士担忧,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地方债发行的数量并不多,如果机构在看到地方债的收益优势后都去抢债的话,可能推高相关理财产品的价格,最终摊薄收益率,从而影响到相关理财产品的收益。
对于投资地方债风险的不确定性,光大证券行业分析师金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从偿还顺序来看,地方债要优先于银行信贷,但风险可能会略微高于“专款专用”的模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在急需刺激经济的背景下开闸地方债,地方政府发债搞投资、刺激经济的动机很足,如何监管成为一大问题。在现行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的债务承受能力如何评估,债券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偿还债务等,都需要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