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交通事故责任人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这二个责任就可认定是交通事故责任人一方的违章行为造成或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反之,受害人就不应负事故责任或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相对较小。这时候,交通事故责任人存在侵权过错行为或其过错行为起主要作用,而受害人纯属被侵权人,因此,受害人依法可请求对方承担事故赔偿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二)如果交通事故责任人应负事故的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就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人在事故中的侵权作用与受害人相当或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小;相反,受害人在交通事故中违章行为与侵权人相当或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这时候,受害人也成为交通事故责任人,而受害人本身也是侵权人,依法应承担事故赔偿责任,可能还要反过来赔偿事故损失给对方或被对方起诉。因此,受害人就不能请求对方承担精神赔偿责任。
(三)如果交通事故责任人应负事故的“公平责任”。因为交警部门无法确认事故责任是由哪一方造成的,根据法律规定,按照公平原则分担民事责任,那时交通事故责任人(即加害人)和受害人均无过错,不能适用过错原则来认定哪一方存在侵权加害行为。由于公平责任是在加害人之行为不具有可归责任时由法官根据公平之法律理念酌定的一种责任,公平责任本身只是一种分担损失的救济性责任,故精神损害赔偿不能适用于公平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无权请求对方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受害人只有在事故责任人(侵权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时,才有权要求赔偿精神损害。